炎热的夏季,潼关外百余里外的大路上。
一彪人马护卫着天子车驾正缓缓而行,这是杨奉的兵马。
献帝仓皇逃出长安后,反应过来的郭汜立刻派兵来追。
危难之际,幸好杨奉率军前来杀退了西凉军。
他乃无才之人,救了天子也不知道该去哪,于是就护卫着献帝沿着大路前行。
此时,杨奉脑中思绪万千,为自己以后的出路发愁。
而他的旁边的一匹马上,一名手提大斧的猛将时不时回头张望着。
他叫徐晃,字公明,由于出身微寒,一直郁郁不得志。
徐晃看到杨奉忧心忡忡的模样便劝说道:“将军,我们不如去潼关投奔卫宁吧。”
杨奉知道卫宁在虎牢关大败吕布的事情,闻言也有些心动。
突然一名斥候赶来禀报:“后方郭汜追兵已至。”
杨奉大惊失色,徐晃立刻说道:“将军带天子车驾先走,我去拦住追兵。”
杨奉分出一军交给徐晃带领,自己则带着天子车驾加速奔逃。
没多久,前方竟然出现了一座庞大的营寨。
不知道这是哪路人马竟在此安营,杨奉一阵惊疑不定。
突然,一声号响,一队骑兵整齐的从营中冲了出来,杨奉见他们骑术个个精湛,心中更是惊骇。
随后,骑兵如潮水般分开,他们齐声大喝一声,声势惊人。
接着,一名身穿银甲的青年策马而出。
他生的俊朗不凡,胯下黑马神骏无比,手中一杆金色大戟闪闪发光。
杨奉仔细打量了来人一番,心中一惊,连忙纵马上前拱手说道:
“可是河东卫宁卫将军?”
卫宁笑了笑,朗声回道:“是我,杨将军可是遇到麻烦?”
“不错,我救下了天子,郭汜那逆贼正派兵追赶!”
卫宁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头也不回的说道:
“高顺听令,速带一万人马前去杀退郭汜,但是不可深追。”
高顺高声应诺,立刻带兵前去。
卫宁又看向了杨奉,“请诸位移步我军大营。”
卫宁的声音十分霸道,根本不容杨奉拒绝。
杨奉看到卫宁手下士卒个个精神饱满,全然不似自己的士卒般面黄肌瘦,心中十分羡慕。
这时,天子车驾上的车帘被一双瘦弱的手拂开,一个孩童探出了头。
“你可是车骑将军卫宁?”那孩童面黄肌瘦,鼓起勇气说道。
“卫宁拜见陛下,请陛下恕卫宁甲胄在身,不能行礼了。”卫宁拱手说道。
刘协咽了咽口水,连忙说道:“无妨!”
卫宁察言观色之下,心中一动,又低头说道:“请陛下至我营中用饭!”
刘协连忙点头,他已经饿了很久了。
于是卫宁就领着天子车驾进了大营,命人奉上了酒肉。
安顿好天子之后,卫宁就在大帐内款待了杨奉等人。
没多久,高顺带着徐晃大步进了营帐,单膝跪地道:
“末将已经杀退郭汜追兵,阵斩敌军先锋,并救回了徐晃将军。”
“很好,高将军快坐下用些饭菜。”坐在上首的卫宁淡淡的说道。
高顺应诺,立刻坐到了一旁的位置上。
卫宁又打量起徐晃来。这可是个人才啊,要想办法留下他!
“公明请坐。”卫宁温言说道。
徐晃受宠若惊,卫宁的大名他早已听说,没想到初见之下竟如此温和可亲。
徐晃落座之后才疑惑的说道:“卫将军怎么知道我的表字?”
“哈哈,将军忘了我也是河东人吗?将军的大名在河东谁人不知?”
徐晃恍然大悟,对卫宁越发有好感起来,转念又叹气道:
“唉,我已经很多年没回过家乡了。”
“将军不如就留在我这里吧,我手下有几千河东子弟兵,我们一起干些大事。”
徐晃一阵心动,但是又看向了杨奉,他十分忠义,虽然知道杨奉不是明主,但也不愿轻易背弃。
“杨将军可愿助我?”卫宁明白徐晃的顾虑,又对着杨奉说道。
杨奉是个粗人,又出身白波匪,来救天子也是出于一时冲动,没想到闹了个进退两难。
他想了会便说道:“杨奉愿为将军出力。”
卫宁大喜,举起酒杯说道:“来,我们满饮此杯!”
-------------------------------------
PS:求鲜花,求评价票。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