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在短暂的惊诧后,立刻朝着朱棣拱手说道:“启禀陛下,郑大人虽然疏于看管,让猛兽出笼,但郑大人南下西洋寻得瑞兽,就凭着这一点,便以是大功一件,所以依臣所见,郑大人理应功大于过。”
刻意的顿了顿,杨士奇将目光聚焦在同样一脸惊诧的纪纲身上。
“正如瑞兽所言,反倒是纪大人,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却如此失职,其罪何处?”
身为太子监国的杨士奇其实跟郑和的私交并不算好,但也不算坏。
在官场上也并没有任何的交集。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作为太子一党的主要人物,杨士奇跟力撑二皇子朱高煦的纪纲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况且能够身居太子监国,又岂是泛泛之辈?
在苏晨这头瑞兽麒麟开口说话后,杨士奇在短暂的震惊后便立刻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的厉害关系。
瑞兽麒麟话里的意思,可是明显向着郑和。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要知道瑞兽麒麟刚刚从狮子的嘴里救下了圣上。
如今开口向着郑和,在这个时候杨士奇说出这番话,那其中的意思可就多了去了。
杨士奇的这番话,非但能够跟郑和甚至是向着郑和的瑞兽麒麟示好。
还顺带着打压政敌纪纲。
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杨士奇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杨士奇和纪纲的关系水火不容,这是宫内人尽皆知的事情。
所以杨士奇开口替郑和求情,这不出奇。
可瑞兽麒麟为何也出言向着郑和?
就连郑和本人,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不通瑞兽怎么会突然开口帮自己说话。
原因很简单。
那是因为后世对郑和的评价颇高。
郑和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跨越了半个地球。
把大明帝国的声威最大限度地远播到海外。
在这个过程中,他进行了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受到后世历史学的熏陶,苏晨对郑和这号人物很有好感。
所以看着郑和被纪纲扣上看管疏忽的罪名打入锦衣卫大牢,苏晨自然是不答应。
杨士奇的话,让纪纲脸色一阵阴霾。
他没想到,自己本来还想借着这个机会弄垮郑和。
却不曾想将圣上从狮子嘴里救下的瑞兽麒麟竟然开口说话了。
而且话里的意思明显向着郑和。
这也就罢了,还被死对头杨士奇给反咬了一口。
这让纪纲心里怒不可遏。
但瑞兽的话确实也极为在理,自己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手底下这么一大帮人。
竟然还让狮子如此轻而易举的袭击圣上,要是圣上真追究起来,那可是掉脑袋的罪过!
想到这,纪纲急忙给一旁的盟友胡广使了个眼神。
同样支持二皇子朱高煦的胡广心领神会,急忙拱手说道。
“启禀陛下,如今谁是谁过并不重要,眼下我大明朝喜现瑞兽,这是千年难得一遇之祥瑞,瑞兽非但从狮嘴里救下陛下,还通晓人言,依臣所见,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好生安置瑞兽。”
不得不说任内阁首辅的胡广是真有两把刷子。
他这招转移话题,轻描淡写间就将二人的是非给一笔带过。
并且成功的将话题转移到了瑞兽麒麟的身上。
确实也如胡广所言,此时的朱棣,心思已经不在郑和与纪纲的对错上面了。
自打苏晨开口说人话后,朱棣便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
这位大明朝第三任话事人因为是藩王造反,篡位上台。
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
尽管朱棣上台后憋着一口气,要想向全天下证明一件事。
那就是我朱棣不是篡位夺权,而是天命所归,是最称职的接班人,是最优秀的明君。
可是口说无凭啊,要是光靠嘴皮子就能臣服天下的话。
那朱棣直接说自己是玉皇大帝不就好了吗?
说到底,朱棣必须要拿出实际的成绩来证明自己。
所以朱棣上台后便北伐蒙古,犁庭扫穴。
可即便如此,朱棣还是不得民心。
特别是那些个如方孝孺般的文人才子,一直将朱棣视为谋朝串位的逆贼。
可如今不一样了,大明朝喜现瑞兽麒麟!而且这头瑞兽麒麟还通晓人言!
这说明什么?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他朱棣是天命所归吗?
就连上古神兽麒麟都降世来助他朱棣。
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方式能证明朱棣皇权的正统性?
于是,朱棣几乎是用激动得颤抖的口吻,对着苏晨说道:“瑞兽,您的降世,可是为了帮朕镇守大明江山社稷?”<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