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方留下字条,离开西凉侯府,回到白天睡觉的客栈,一看天还有一会才亮,便把身上那套吊死鬼的行头脱了,裹吧裹吧塞进了布包里,又脱了内衫,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清晨,听见鸡叫声,楚方转醒,伸了个懒腰,洗了把脸,下楼吃了早饭,随后就把店钱饭钱一块儿结清,决定就此离开凉州城!
等出了城,来到城外的官道上,看着两旁的景色,楚方呼出一口浊气,心情自是痛快无比。
他心里道:“看来师父在山上教我那些做人的道理没错,人活一辈子,就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否则就是虚度光阴,身为武者,就应该行侠仗义,救人于水火。”
“我这次被皇上封为武贤馆的三品校尉,奉旨还乡,如果在青城县老家干呆,憋也得把我给憋死,没想到我临时起意,来到凉州城这儿溜达,居然还做了一件好事,不仅把刘家丫头从虎口救了,还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西凉侯贾城鸿那小子,果真解恨!”
楚方一边走,心里一边盘算着日期,自己在外边兜兜转转,三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从青城县客家庄离开的时候,三叔楚元朝就万般叮嘱,一定要他按时回家汇合,以防武贤馆那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再给耽误了。
想到这,楚方叹了口气,心说自己在外边这么些天,吃也吃够了,玩也玩够了,山山水水看了遍,也别瞎逛了,还是快点回家吧,省得三叔着急。
打定主意之后,楚方沿着关中平原的大道,准备出函关回到青城府。
他一边赶路,心里一边就想着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越想越高兴,忍不住再次哼起了家乡小调儿。
楚方的声音不算难听,但是他唱起小调儿来,整个味儿就变了,咿咿呀呀,不仅难听,还让人听不懂他哼唧的是什么,为此引来不少诧异的目光。
楚方不管这些,只顾自己唱的开心,他沿着大道一路直走,转眼间便已经过了三天。
第三天,临近中午的时候,楚方来到了一座县城。
这座县城和楚方老家青城县差不多大,叫钟陵县。
走到这儿,楚方打算在钟陵县吃点饭,喝点水,等酒足饭饱之后再继续赶路,晚上最好住在函关。
抬腿迈步,走出不远,穿过几丈高的城门,楚方很顺利的就进了城。
但是谁曾想,楚方刚一进城就感觉今天城里好像有点不对劲!
钟陵县这地方离凉州城不远,百姓也很多,平时也非常热闹,此前楚方在武贤馆奉命办差,没少从这里路过,所以这地方他还算比较熟悉。
之所以感到不对劲,是因为楚方进城之后,站在大街上左右看看,发现街头巷尾居然是冷冷清清,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除此之外,街道两旁的酒肆饭庄,茶摊当铺也都早早的翻了牌子,打了烊,就连小孩子都看不到一个。
带着疑惑,楚方又沿着街道往前走了一段距离,终于才看到一两个人影,行色匆匆,奔着东边去了,转眼消失不见。
楚方暗道奇怪。
他心中兀自思疑,心说这大白天的人都去哪了?这城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走了大半天就看到那么两个人呢!家家关门闭户,难道来了强盗土匪?
楚方继续向前走,不多时忽然看见旁边有一个小饭馆,楚方这时候已经饿了,心想先不管什么事,吃饱饭再说,到时候看见店小二还可以打听打听什么情况。
楚方转身迈步,直接进了饭馆内,定睛一看,却见屋子里有两个小伙计,年岁都不大,一身粗布短打,一个在收拾桌子上客人留下的残羹冷炙,另一个正把凳子摞在桌子上面,摆完凳子又拿着竹竿来到门前挑幌子,看着架势是正在关门。
楚方微微一愣,心中念道:“这才上午,太阳还没升到正中呢,才什么时候,这就要关门了?”
楚方想到这,顺手就找了一张桌子,拉了一把椅子坐下,他屁股刚一挨凳子,有一个伙计直接就走了过来,问道:“客官,您这是要在这吃点东西?”
楚方点头道:“恩,我赶路至此,肚子有些饿了,想在这儿打打尖儿。”
伙计略有歉意的笑道:“呦,您来的不巧,我们要关门歇业了!”
“恩?”楚方一皱眉,问道:“我说小二,天色尚早,这时候正是吃饭的点儿,你们怎么要关门了?掌柜的难道不想挣钱了?”
伙计迟疑了一下,回话道:“实不相瞒,我们是有急事,今天就营业一个上午,下午我们得出去,实在是对不住,您多担待!”
楚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你看这么办行不?你给我煮一碗面,清汤寡水的素面就成,我吃完就走,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收拾你们的,我就安安静静的坐这儿吃,绝不给你们添麻烦。”
闻言,这小伙计终于有点不耐烦了,也不笑了,直起腰来,对楚方说道:“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墨迹,你在这吃,我们就得等你,你还是走吧,这生意我们不做,没饭没菜招待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