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厉氏灭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厉贺黎在宫门前徘徊良久,最终下定决心走上天灯台,并点亮了“圣朝天灯”。门口侍卫不敢怠慢,急忙往内宫层层禀报。宣宗皇帝闻说,思忖片刻,对内侍道:“传旨:高宗设立‘圣朝天灯’,乃是为州郡长官直呈国是,今御史中丞厉贺黎身为京官,擅自点亮天灯,着免去职位,禁足家中,反思己过。”

厉贺黎万万没想到“天灯”点亮,宣宗仍然不予召见,甚至还为此对自己免职禁足。然圣命不敢不从,自己只得返身往家中走。回去的路上,厉贺黎一想到西南六郡百姓,不禁潸然泪下。而今圣心难测,唯有希望宣宗早日明了自己的苦心,开门纳谏;也期望苍天怜恤,明年西南切不能发生水旱灾害。

“天灯”点亮,宣宗皇帝虽然并没有召见厉贺黎,但此事却在朝野引起了震动。尤其是寇贤,在家中刚打完自己的儿子,正与夫人对坐垂泪,忽听得家仆来报,自己的学生狄云雷拜见。

寇贤稍事梳洗,便到了客厅。狄云雷见老师出来,也不顾师生长幼,急道:“恩师可听说厉贺黎早间上朝,弹劾恩师贪墨西南六郡备灾银两一事?”

寇贤理理衣服,道:“听说了,皇上不是没有理他吗?”

狄云雷更加着急道:“恩师哟,你可知适才那厉贺黎又跑去觐见,被圣上拦在了宫门外。那厮竟不死心,居然点亮了‘圣朝天灯’!”

寇贤一听,大惊失色,颓然倒在椅子上,半晌才问:“皇上可有旨意?”

狄云雷道:“皇上以京官擅自点亮为州郡官员设立的‘圣朝天灯’之理由,免了厉贺黎的职,还让他在家中禁足。但学生担心此事怕不会善了,还望恩师速速想好计策应对。”

寇贤叹道:“厉贺黎而今是真要置老夫于死地啊!可叹我一世清名,而今毁于逆子之手,更怕不得善终啊!”

狄云雷见老师声泪俱下,忙开解道:“恩师莫急,皇上而今并未下旨查办,而且削了厉贺黎的职,便表示此事尚有转机。恩师只要想好计策,必可以应对!”

寇贤用袖子拭了拭眼泪,俄而对狄云雷道:“云雷你的好意,老夫知道了,只是这事情原委你并不清楚。你先回去吧,老夫自有主张。”

狄云雷本想再说点什么,只是又不知如何开口,便辞别老师,出门而去了。

寇贤兀自呆坐在椅子上,思忖片刻,他在内心打定主意:寇离已是自己仅剩的儿子,无论如何也要保全此子。他心想,寇氏子嗣不盛,自己不惑之年才陆陆续续得到这三个儿子,而今也只剩下寇离。虽然儿子早已婚配,但也就是在前几个月儿媳才被诊断出有喜,是男是女尚且不知,自己焉敢就这么看着儿子被法办?算了算了,寇离不成器虽有夫人过度溺爱之原因,自己没能教导他成才,也无颜面面对列祖列宗。而今自己唯有顶罪一途了,小子日后祸福就全凭他自己的造化了。于是寇贤起身到书房,准备写下奏折,自承罪过,只求保全妻儿一命。

寇贤还没有走到书房,早有小厮将方才狄云雷来说的事情报告给寇离了。寇离天资聪颖,又长在富贵之家,只可惜父母溺爱,所以身上难免沾惹了不少纨绔之气。此次他奉命前往西南备灾,只因一群狐朋狗友说备灾银两是最好动手脚的,为了给众人展示自己的本事,才硬生生将六十万两备灾银两吞没一大半。而今事情败露,被父亲打得皮开肉绽已是一肚子怨恨,但父亲受皇帝宠幸多年,有其帮忙顶罪,皇帝必然不会重罚,此事必然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现在听说厉贺黎仍然不依不饶,点亮了“圣朝天灯”,方知大事不妙。寇离也顾不得伤体,急忙命小厮去请常往来的几个公子哥商议对策。

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在寇离榻前一商议,觉得而今太子新丧,皇帝无心朝政,厉贺黎又被软禁家中,正好可以下手解决这个麻烦。倘若待宣宗皇帝从悲痛中走出来,重新临朝,此事必然还要张扬,到时就更加不好办了。而今,只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大事可成。

话说厉贺黎回到家中后,前后门便各有两个侍卫看守。玄鉴司提政史、清德郡公慕南歌素知厉贺黎忠心至极以致痴愚,皇上下令禁足,他必不会擅出,所以也只在厉府前后门各放了一队侍卫,便不再做过多计较。

厉贺黎在家中虽然忧国忧民,却也无可奈何。他见长子厉文昭泰然若定,每日晨起舞剑,镇静读书,不禁欣慰。自己虽心不及儿子宁静,却也只得安坐书房,读起书来。只是次子厉文亘一贯喜欢在外边浪荡,却也不曾有多少出格举动,但而今禁足,毕竟感觉闷得慌了,纵一举笔便成诗赋数首,然无法与人分享,终究自觉烦闷。厉贺黎见此反而不禁莞尔,心事稍解。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天。第三天日暮十分,禁军忽来人说,上面传话:厉贺黎为官忠正,不必死死看守,只命其与两个儿子在家禁足即可,仆人可自由出入置办生活。门口的禁军一律撤回。

厉贺黎不知这是哪一级的意思,也不再多问,虽然仍然有心急,但依旧老老实实待在家中。长子厉文昭始终如旧,侍卫撤走与否他全然不在意。次子厉文亘此时便显得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