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金口玉言,户部尚书也只能叹了一口气,无奈接受。
而秦怀道的学生们听到后,一个个都表现的异常兴奋,户部那可是掌管着整个大唐的财富。
别说去户部任职了,就算去哪里参观一下都满足了,更不用说现在要参与户部核算。
虽然兴奋,但这种大事,若是出了差错,恐怕会惹下不小的麻烦,因此都有些担忧。
秦怀道安慰道:“放心吧,只要你们按照老师这个月教你们的去做,肯定没问题的。”
给学生们打完气后,又继续说道:“下面我给你们分一下组,每个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布置的任务。”
“不同小组之间还会相互核验,保证你们算出正确的结果。”
秦怀道根据这一个月来,学生们的综合表现,将全班同学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成绩优异的担任组长。
当听到这次户部核算就是本月的测验时,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要大战身手。
户部。
户部尚书看着这一群孩子,一阵头大。
那些账目都关系到整个大唐,是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的,要不是今年的数太多了,他也不会想到去国子监借人。
可没想到没把算学博士借来,倒是被硬塞给几十个算学学生。
户部尚书还在想,要不然就趁着核算结果出来之前告老还乡吧,总比让这些孩子把账目做的面目全非好。
按照秦怀道的要求,户部尚书把这些任务大体分成五份,教给五个小组去完成。
秦怀道在一旁看着孩子们核算,接连看了几个学生的,频频点头。
孩子们都知道兹事体大,算起来都很用心,往往要验算两次才将结果填上。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后,突然有人喊道:“这个账目有问题。”
户部尚书皱着眉头,心中暗想道:这怎么可能,给孩子们的账目都是他们提前核算过的,不可能出错啊。
定睛向说话的孩子看去,正要摆摆架子,小小斥责一下,结果竟然是魏王李泰,立刻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走到李泰跟前,看着整张纸上写满了奇奇怪怪的东西。
“殿下,这是?”户部尚书指着那些数字问道。
李泰自豪的说道:“这是贞观数字,老师教给我们的,书写起来要比以前的数字方便快捷多了。”
户部尚书这才仔细看向他们,每个人都是用着贞观数字,手中的笔也不是毛笔,笔尖连根鬃毛都看不见。
不用说,这当然是秦怀道发明出来的铅笔了。
毕竟用毛笔书写贞观数字快了些,但和铅笔比起来,还是相去甚远,所以在学堂中率先推行起了铅笔。
李泰解释着自己方才核算的过程,户部尚书听到这新奇的算法,颇为震惊。
真不知道秦怀道脑袋里装的是什么,怎么会想出这么厉害的方法。
通过李泰的讲解,户部尚书自己又亲自验算过后,终于是确定了账目有问题,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整个户部都没看出的问题,却三两下就被魏王发现了,要是传出去,他们的老脸都没地方放了。
不过幸好他们不知道这些账目是事先核算好的,户部的面子也能暂时保住了。
有了这个小插曲,户部尚书明白,原来这些算学学生是有真才实学的,甚至不亚于户部的官员。
命令户部官员将真正的账目搬过来,代表着他已经完全信任了这些学生。
按照以往户部核算的速度,这些学生至少要十天才能算完。
有了这些算学学生的帮忙,户部尚书悠然的喝着茶水,慵懒的晒着太阳,好不惬意。
然而,临近傍晚时,户部侍郎滕弘益却来报告,算学学生已经将所有账目核算完毕。
“什么?这么快?”
户部尚书“嗖”的一下从躺椅上站了起来,难以置信道。
滕弘益回道:“回大人的话,下官亲眼所见,那些账目确实全部核算完成,而且查出了不少错漏。”
户部尚书一开始还想着是不是在糊弄自己,怎么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
但听滕弘益说查出了不少错漏,联想到早上魏王李泰所查出的问题,将话咽回肚里。
是夜,户部灯火通明,所有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验算着孩子们所标出的问题。
每验算出一个,就让他们震惊一次。
因为结果和算学孩子们的一模一样。
“那些真的是七八岁的孩子们?我这户部侍郎真是汗颜!”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账房,从来没见过有人能将账目算的如此快,还如此准确。”
“尚书大人,不如向陛下提议,从算学院招揽一批学生,入职户部。”
户部尚书戴胄也被说的有些意动,他们熬夜验算了一整晚,发现孩子们无一出错。
要知道这些还只是学了一个月的算学学生,要是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