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刻意进行保密,对于许多人来说,几乎完全是公开透明的。
许多诸子百家头领,得到自己头顶上的大人物授意,纷纷派出人手,暗中观察着治书署中的动静。
所以,周元这边做了什么,没过多久,消息就传了过去。
这些事情也没有刻意保密,所以,一向人缘十分不错,和很多人都混得很熟的刘季,很快也得知了一切。
明知道在这里继续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甚至还有可能危及小命,所以刘季对周元一直十分重视。
想到按照昨日的约定,等傍晚时,两人就要再次见面,为了能够在周元面前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刘季绞尽脑汁的想要把事情给干得漂漂亮亮。
周元现在最需要的无疑就是人手了。
所以今天一天,刘季都在暗中物色人选,到现在已经看中了好几个合适的人,都是学识足够,同时也和自己一样有着明哲保身想法的人。
考虑到第一次动静不宜太大,而且成功率一定要高,所以最终经过筛选,刘季确定了两个人选。
一个属于儒家,一个属于道家。
儒道两家是分别是,天下排名第一、第二的学派,也是如今反对郡县制的主力军,想将事情办得漂亮,这两家的人就一个也不能少。
刘季选中的儒家人选,名叫叔孙通,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儒士,门下有着不少弟子,在儒家之中还算是德高望重。
不过,叔孙通不是真正的腐儒。学习儒术不是因为认同儒家思想,而是因为儒家是天下第一学派,势力庞大,更加容易出仕。
只是他运气不好,恰好迎上了华夏千古未有之大变。
其实,就算没有刘季,要不了多久,叔孙通自己也会寻找出路,毕竟,能混到现在这种程度,叔孙通可不是傻子。
只是,跟刘季这种一无所有的光棍不同。
他手下有门人,有弟子,同时,半生打拼,在儒家之中也有了不少的名望。
凭白无故的就这么离开,他的名声也就完了。
而名声,是这个时代,读书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名声完了,想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尽管明知道继续呆在这里不妥,但是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他只能老老实实待在这里。
除非有合适的出路,能够给他带来足够的利益,值得他冒着名声尽毁的风险。
如今,刘季找上他,恰好可以给他提供一个不错的出路,他自然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而且反证一开始只是见一面,成就成,不成也无甚大碍,大不了再跑回来,只要自己不承认,就没人知道,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名声。
左右都不会吃亏,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叔孙通之外,刘季选择的另外一个道家之人,名叫林生,想法差不多和叔孙通一样。
……
天色近晚,一行三人,在刘季的带领之下,来到一处酒楼之中。
“可是刘先生?”
此时,酒楼门口,已经早有侍者在等候。
“正是,我和周大人约好了。”
“周大人在二楼雅间,几位请跟我来。”
二楼,周元正坐在桌前,静静的品尝酒水,这个时代,酒的度数还比较低,加上是顺天然无公害的缘故,口感十分不错,比现代的酒好喝多了。
周元平常都当饮料来喝。
一旁,还有几名特色的胡姬伺候着。
周元之所以选择这家酒楼,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只有这家酒楼里有胡姬。
当然,周元专门选择胡姬陪酒,并不是因为他对胡姬有什么特别的兴趣,而且因为胡姬都不通中原话,相对来讲,保密程度比较高。
“大人。”
很快,刘季等人进来,看到周元,恭敬的行礼。
“几位先生,不必多礼。”
周元笑呵呵放下酒杯,起身相迎,以他的身份,自然是不必专门起身迎接的,不过,通过这样一个小动作,轻而易举就能刷一波好感,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证明,这种小动作,还是很有用的,叔孙通和林生两人,一时间,对周元的感官提升了不少。
【看来外界传言不实,这位周大人,为人还是不错的。】
周元的履历,并不算什么秘密,特别是随着简体字传遍天下,很多读书人都特别打听过他的消息。
三人很快落座,周元一挥手,给他们每人都安排了胡姬陪酒。
“大人这位是叔孙先生,是一位大儒,熟读大量儒家经典。”
刘季先主动为周元倒了一杯酒,然后点头哈腰的介绍了一番叔孙通和林生的身份。
周元接过酒杯,微微点头,汉高祖刘邦,亲自给自己倒酒,巴结自己,这种感觉是真的爽。
“两位先生,这里没有什么外人,我就不卖关子了。陛下有旨,令我全权负责编著一书,阐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