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画押,签完契书。
白文立有些犹豫的看着李全小心说道:
“李郎君,说来冒犯......”
“不知白掌柜听说过鲁班锁没有?”
李全当然知道白文立想问什么。
无非是他有什么法子保证不被人仿造。
白文立听李全提起鲁班锁,脸上的笑意顿时少了几分。
一只手偷偷压在了签好的契书上,笑着开口说道:
“公输子乃木匠之祖,我身为木匠铺子的掌柜,怎会不知鲁班锁。
不过鲁班锁虽常人难解,但对大部分老木匠来说......李郎君说这个...恐怕......”
白文立话说一半,玩味的笑着。
其中的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你要是就靠鲁班锁,那这买卖恐怕是没法谈了。
李全自然察觉到了白文立的小动作,不过李全并没有拆穿。
而是嬉笑道:
“世人只知六柱鲁班锁,可知鲁班锁还有十二柱?”
白文立瞳孔猛然一缩,脸色几连变化,结巴道:
“李...李郎君有...有十二柱鲁班锁?”
白文立的反应李全看在眼中,心中莞尔一笑。
白文立这么大反应是他早就预料到的。
鲁班原名公输班,因生在鲁国,所以得名鲁班。
一手发明了攻城的云梯,藏物的鲁班锁,磨粮食的磨盘。
还有木匠用的锯子,墨斗,鲁班尺等一系列东西,被天下木匠奉为祖爷。
而鲁班为木匠中最出名的便是六柱鲁班锁。
鲁班锁虽然在寻常百姓家没什么大用。
但在木匠眼里,无疑是鲁班一生的技艺巅峰所做。
六柱鲁班锁自战国有,无人能解。
一直到西汉末年,才有人能真正破解。
其中难度,自然不用多说。
坊间虽有传言,说鲁班一生的死对头—墨家。
曾在六柱鲁班锁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八柱鲁班锁,十柱鲁班锁。
但那也只是传言罢了。
要知道,鲁班锁每增加两柱,难度便会乘十倍的增加。
可今天。
李全在一个木匠铺子,说自己掌握了十二柱鲁班锁的制作方法。
这对白文立来说,无疑是是颠覆想象的。
至此,白文立再无任何质疑。
李全既然都把话说到了这份上。
他要是还腆着脸继续问,那就有点忒不要脸了。
“李郎君,不止您师父是?”
白文立这一声您称的发自肺腑。
如果不是墨家已经消失了数百年,他都怀疑李全是墨家传人了。
“神游道人,孙怀山,云游去了。”
白文立问起,李全没有丝毫心理负担的便把孙老道推出去了。
反正琢磨琢磨自己以后可能要办的事情。
恐怕用的孙老道的地方还有很多。
白文立尊敬的默念了几遍孙怀山的名字。
收起了契书,郑重道:
“那...还望李郎君早日画出图纸。”
李全点了点头,把桌子上的另一张契书塞进了怀里。
然后去工坊把自行车推了出来。
看着一旁满脸客气的白文立,有些无语的笑了两声,开口说道:
“放心,我最迟明日就把图纸给你送过来。
对了,你备点木头给送到我家,东街第二条巷子第一户。
还有,别忘了备一份好木头,我做个十二柱鲁班锁送你玩。”
“多谢李郎君,多谢李郎君,李郎君大恩在下...在下...”
白文立一听李全要单独送他个十二柱鲁班锁。
当即激动的话都说不利索了,眼泪簌簌往下掉。
要是有一个十二柱的鲁班锁挂在自家铺子前。
那自家铺子恐怕过不了多久就得名扬天下。
到时候,恐怕来做买卖的人能把门槛踢平。
李郎君真是个大好人呐。
白文立看着潇洒帅气骑车离去的李全。
只觉得自己真是该死。
先前居然会动了抢李郎君自行车的念头。
......
骑着大唐第一辆自行车走在街上,回头率那自然是杠杠的。
李全从北街骑到东街,路上的行人就没有一个不伸着脖子看的。
还好古代的街,全是人来人往踩出来的实土路。
要是在后世的水泥路上,这木自行车被李全这么一通玩命骑。
恐怕早就散架报废了。
走到东街巷口。
远远的,李全便看到自家门口停了辆陌生的马车。
来亲戚了?李全胡思乱想道。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