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12章 息事宁人?不!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杨廷和支持李广的意见。

  常风问:“哦?为何?请杨主事说清楚。”

  杨廷和喝了口茶:“原因很复杂。”

  “如果此事公之于众,如此耸人听闻的案子,皇上不能不派人彻查。那势必兴起大狱。东南必乱。”

  “我曾跟常千户说过,东南是朝廷的财税重地。东南乱起来,朝廷财政势必入不敷出。”

  徐胖子插了一句话:“国库吃不了亏吧。抓了案犯就得抄家。我早就听说东南士绅富甲天下。不得抄出个几百上千万的银子来?”

  杨廷和微微摇头:“你那叫竭泽而渔。从长久看,还是对朝廷财政不利。”

  “且,如果皇上将东南士绅一扫而空,抄光他们的家。史书、后人会如何评价皇上?”

  “弘治大皇帝登基改国号当年,杀尽东南士绅,尽取其财?后人会说皇上是暴戾无仁、贪财好货之君!”

  “别忘了,史书是文人写的。大明的文人如果看祖籍,恐怕八成都在东南!”

  常风微微点头:“有道理”

  杨廷和道:“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为了皇上的圣名。咱们必须要息事宁人。”

  李广眉开眼笑:“要不说杨主事是朝廷里有名的青年才俊呐。说出来的话就是有道理,立得住脚。”

  “得嘞!钦差正使都发话了。常千户,快把供状烧了吧。”

  常风有一丝迟疑。

  李广苦劝他:“别愣着啊。我说常千户,你是张皇后的恩人,老内相的干孙。又有皇上的青睐。前途无量。”

  “何苦自找霉头。去跟东南的一堆官员、士绅为敌呢?”

  “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就算你要找死,也别拉上我们这些人当垫背啊!”

  常风转头看向张鹤龄、张延龄:“二位小国舅,你们的意见呢?”

  张鹤龄舔着嗦了蜜说:“我们听不懂你们在说啥。横竖常大哥说咋办,我们就咋办。”

  “我们大姐说啦。跟着常大哥出京办差,您让我们走东,我们就不能走西。您让我们拉屎,我们就不能放屁!”

  常风又是一番纠结。

  杨廷和直接从常风手中夺过了供状。

  常风道:“杨主事,你.......”

  杨廷和将供状放在了蜡烛边引燃,又丢进了旁边的铜盆里。

  杨廷和嘴里喃喃着:“东南不能乱。新君初立,朝堂也不能乱。”

  李广道:“噫,好!现在供状已经烧了。尤天爵,进来!”

  尤天爵听到李广的喊声,推门进来。

  李广命令:“伱出去,把那个奸细杀了!娘的,跟倭寇勾结,他不得好死!多捅他几刀!”

  尤天爵拱手:“是。”

  常风并没有阻拦尤天爵,默不作声。

  供状已经烧了,奸细赵三虎也死了。四海会的通倭案已是死无对证。

  可是,常风心中始终有一股气。他气那些官员、士绅,视沿海百姓为两脚羊。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百姓的死活。

  他们是实打实的明奸!

  常风不想就这么算了。他想给东南官员、士绅们一点教训。但暂时又没什么好法子。只得从长计议。

  入夜,他睡不着。来到了卧房外。

  杨廷和也没睡着。坐在一张椅子上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

  常风坐到了杨廷和的对面:“杨主事。我心有不甘。”

  杨廷和道:“为官也好,做人也好,做事也罢。岂能尽遂人意?”

  “空印案、蓝玉案、胡惟庸案那样杀人如麻的大案,可以出现在洪武朝,但不能出现在本朝。”

  “洪武爷是开国之君。天下是他打下来的。他想做什么事,无人能够掣肘。”

  “当今皇上却不同。他刚刚登基,根基不稳。兴起大狱,恐......”

  杨廷和本来想说“国祚有变”四个字,但他始终没说出口。

  常风道:“我知道,杨主事你是从大局着眼。”

  杨廷和道:“还是那句老话。历代先皇跟当今皇上,其实或多或少都对东南的猫腻有所了解。”

  “他们选择视而不见,是有原因的!”

  “只要东南士绅们老老实实缴纳税赋,支撑国库。有些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倭寇已退。常风等人该离开永宁卫,南行蚝镜了。

  尤天爵带了一百人,护送他们南行。

  行了五十里,尤天爵道:“诸位上差,再往南两三里就是崇武卫的辖境了。到时候末将会带袍泽返回。”

  常风问:“尤镇抚。有件事我一直很奇怪。永宁是卫,你身为永宁卫城的主将,应该是指挥使。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biqu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