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十四章 天有缺,帝以道补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你想走凝真极境?”

  世上没有人是傻子,太虚子更是人老成精,仅是只言片语便猜到了王应雄的意图。

  他看着王应雄神色复杂,双眼中似乎有些愧疚。

  王应雄的选择,他本就该想到的。

  普通武者尚且不会放弃那一丝的可能,更不要说一尊真正的神体天骄了。

  他内心有些愧疚,觉得是自己等人耽误了王应雄,因为若是其他的神体天骄,只要出世,便会有神山圣地中的无上强者接引入门,最初的修行之法便是道经或大帝之法。

  大洞混元阴阳真经虽然不错,他昆虚洞天的起源经也是世间难得的经文,但是相较于大帝之法,却是有着天与地的差别。

  举个最简答的例子,如气血境,普通真经修行到极致才能修出金肌玉骨,而道经,金肌玉骨是最基本的。

  再比如凝真境,起源经中记载了三百六十五周天之数的开窍之法,而道经则是一元之数,开窍一千二百九十六,并有秘法,一窍通百窍,共计十二万九千六百窍。

  三百六十五周天之数穴窍,即便有着一窍通百窍的秘法辅助,也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和一元之数的十二万九千六百,相差了近乎十万计。

  当然,这还是最基本的,真经和道经的差距,越是到了后面越大。

  仅是凝真境便差了近十万计,若是到了周天境,一个贯通三万六千五百穴窍,一个贯通了十二万九千六百穴窍,爆发出的力量,根本就不用比了,同样的周天武者绝对是一个天一个地,宛如云泥。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还是气海境,一个十二万九千六百穴窍之力铸就的气海,一个三万六千五百穴窍铸就的气海,两者大小深度能一样吗?

  气海境如气血境一般,关系着武者的最终成就。

  仅是如此,便注定了,修行普通级功法武者和修行道经级功法武者的不同未来。

  那些圣地出来的盖世天骄为何能同阶无敌,越级而战?

  还不是因为功法的优势?

  只是,功法并非胡乱拼凑而成,世间道经有数,每一部道经都是一尊大帝证道之后彻底完善。

  你想啊,那些古之大帝都已经将修行之路走到了极致,再反过来推演完善自身功法,能一样吗?

  如凝真功法一般,一尊大帝证道之后,必然是早已开辟出了一元之数的穴窍,你若再让他推演完善凝真层次的功法,他创造的功法,必然也能开辟出一元之数穴窍。

  站得高了,看的自然也就远了。

  境界到了,看的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太虚子感到愧疚,是因为其他神体天骄初修行,便修炼的道经。

  而他们昆虚洞天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也不愿意将王应雄神体天骄之事外泄,所以只能让其使用真经级功法筑基。

  如此,在一开始,便落后了其他天骄十万步。

  他们唯一能自欺欺人的便是,自家昆虚洞天同样有着太初圣地部分传承,若王应雄能拜入太初圣地,便可转修起源经的进阶道经,太初道经,重修凝真境和周天境。

  当然,前提是他没有突破气海境。

  事实上,太初圣地招收弟子,绝对不会招收气海境的弟子。

  因为武者到了气海境,武道根基已成,即便转修太初道经,也难以改变武者的气海,无法和修行道经的武者争锋。

  除非,你同样是道经的铸就武道根基。

  王应雄当然不知道这里面的原因,或者说他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觉得凝真境,只要能开辟出一千二百九十六穴窍,便是凝真极境,却不知,凝真境所开辟的穴窍,无论是数量还是大小,亦或者位置,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关系着武者的武道根基。

  真要以穴窍数量论功法强弱,天地间也不会有真经,道经了。

  若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其他武者为何不追求凝真极境?

  缺少开窍之法,还是缺少资源?

  这显然是不成立的。

  太虚子觉得有必要向眼前少年普及下一些必要的修行常识,道:“你可知,何为周天境?”

  “周天境?难道不是贯通周天穴窍就行了吗?”

  王应雄听到太虚子询问,有些诧异。

  尽管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间不长,不过勤学好问的他,对这些基本常识还是有些了解的。

  他喵的,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太虚子被王应雄的回答呛了一下,想了想,绝对换个角度解释下,再次开口问道:“换个话题,你可知普通功法和真经、道经级功法的区别?”

  “普通功法,真经,道经?”

  王应雄闻言一愣,有些不明白太虚子为何会问这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