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大朝会上,秦驷向文武百官亲自宣布了秦国要收复河西之地,进攻魏国的消息。
这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宣告。
秦驷在秦国政权上早就施行了军政分离,之前就已经召集军方重臣议定了进攻魏国的国策。
至于文官方面,有心人其实早就知道了。
军事会议召开之后,这么多天以来,兵部与户部之间频繁的往来互动,明眼人都知晓这是备战的节奏。
之所以召开这么一次朝会,是为了确立这次征战法理程序上的正确性,这是大秦朝堂一致商议的结论。
以公子卬、公孙衍、白贲等为首的军方重臣肯定是一致同意的,这是早就商量好的。
而对于战争,军方必定是欣然请战的。
秦国实行的是军功授爵制,不打战,将士哪来的军功,哪来的授奖、封爵。
秦璋为首的秦氏公族大臣和景监为首的秦国老臣们,也都纷纷表态支持。
收复河西之地,这是老秦人的夙愿。
从秦献公开始就已经想要收复河西了,献公、孝公,到如今的君上,大秦已经筹谋三代了!
诸子百家上位来的新贵重臣们也无一人反对。
张仪是旗帜鲜明的主战派。
邹衍也是,要实现他五德终始说的伟大学说,就必定要一统天下,让秦国取代周室,成为天下全新的主人。
孟子也同样赞同。
儒家反对战争,那是在孔子的时候,孔子主张去兵。
但是孟子不同,孟子支持正义的战争,反对不义的战争。
而秦国进攻魏国的战争就是正义性的,继承先君遗志,收复河西失地。
无论从国家理义层面,还是从孝行礼仪方面,这都是挑不出毛病的。
墨家巨子腹纯也同样是支持的。
墨家同样反对战争,主张‘非攻’,认为‘春秋无义战’,但那是墨子所在时期的墨家。
如今的墨家早就已经舍弃了‘非攻’这一主张,因为这一主张在如今的天下根本就行不通。
西周时期,天下最多有八百诸侯国,可是打到现在,就只剩下寥寥十多个国家了。
无数的国家被战争吞并,湮没在历史的黄沙之中。
在无情的历史洪流面前,他们墨家根本挡不住历史的车轮,只能舍弃这一主张,这才能在这战国乱世找到一条适合墨家的政治出路。
在朝堂上的一致对外之后,秦驷正式下令,以公孙衍为上将军征调兵马,发兵攻魏!
这一诏令,也以公告的形式,迅速张贴在咸阳城的城门各处以及被快马驿使传递到秦国各县。
而春耕之后进入农闲的秦国百姓们,看到张贴出来的公告,可是闻战则喜,踊跃地报名参军想要攻打魏国。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老秦人的国家荣誉感和血性,绝对是天下诸国间最强的!
当然,除了国家荣誉感和血性之外,还有复仇与实实在在的利益。
秦魏交战多年,多少秦国男子死在了魏国军士的手上!
多少父子想要在战场上报仇雪恨!
而秦国实行军功封爵,在秦国普通百姓想要出人头地,最重要的出路,就是参军,杀敌立功!
斩敌“甲士”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以及田一顷、宅一处和奴隶一个!
杀敌越多,得到了爵位和奖励就越丰盛!
这就像后世人前往沙漠里淘金,虽然谁都知道很危险、可能有去无回,但没有人能挡住那无穷无尽的利益的诱惑!
尤其是看到身边人确实已经有人在沙漠淘金,得到丰厚利益的时刻!
人性的欲望与贪婪,在二十军功爵位制度的确立下,被商鞅无限地放大了。
秦国上下,万众一心,都在积极地秣兵历马,筹备着与魏国的一战。
而这一诏令,也被秦驷以国家檄文的形式,遣人传递给魏国。
檄文,就是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相当于战书。
古代征战是要给对方下达正式战书的,战书上会告诉对方我为什么打你,我打你的正义性!
这就是出师有名,这就是道义,这就是正义之师!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一篇檄文,就是袁绍发动官渡大战给曹操传达的由谋士陈琳撰写的一篇名为《为袁绍檄豫州文》的檄文。
在这篇檄文上,陈琳礼貌地把曹操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吓得躺在病榻上的曹操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连头风病都给吓好了。
在魏国,大梁,宫城。
魏惠王魏罃(ying)接到秦国的檄文之后,虽然没有像曹操那般毛骨悚然,可是也被吓得不轻。
魏罃气愤地把战书扔在正殿的大殿下,吹胡子瞪眼睛,恨得是银牙直咬。
“放肆!太放肆了他们!新君初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