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一样败兴而归。
他原本也以为这般年轻又有才略君主肯定会心满豪情!
所以他就故意写得慷慨激昂,写得豪情壮志,写得一统天下!
但其实他自己心里对一统天下是没底的!
这天下都乱了数百年了,可谁能一统天下,谁也没这个实力!
他只是在投其所好、在赌,赌这位秦君是年轻盛气、热衷大业的!
可惜,他赌错了!
从之前张仪的结局他就知道自己可能结局和张仪差不多。
张仪的策论,最多只是灭赵亡韩、称霸天下,他的策论更狠,要灭亡列国。
秦公连张仪的策论都不能认同,就更不可能认同他的策论了。
公孙衍退下后,邹衍走了出来,“齐人邹衍拜见秦公!”
和公孙衍一样,他对自己的策论也是没有信心的。
他不知道这位秦公是不是识货之人,是不是和那些凡夫俗子一样也把他的学说当成是神奇荒诞的志怪之说。
“秦驷愿闻先生高见!”
“在下献《阴阳五行论》,请秦公品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者天地也、阴阳也,天地乾坤,乾正阳,坤正阴......”
“阴阳分明,五行存乎天地,是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五行亦相克,天地运转,亦如五行......”
“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邹衍的学说以玄学起步,讲宇宙天地,转阴阳五行,然后畅谈他的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
等邹衍讲完后,秦驷笑道:“先生高论,天地广阔,寡人到想与先生谈论这宇宙洪荒、天地玄黄之事!”
“只是今日时辰尚短,改日寡人当听先生畅所欲言!”
听到秦驷这般言语,邹衍也是脸色暗淡。
和他之前遇到的那些有眼无珠的君主一样,这位年轻的秦君,看到的也只是宇宙奇幻的奥妙,也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真才实学。
邹衍之后,又有几位道家学子接连走出来了。
他们给秦驷讲道家治国,倡导无为而治。
秦驷也一样笑着给了他们评说,但心里却没有任何的动容,波澜不惊。
这些道家子弟虽然倡导无为而治,但并没有学到无为而治的真谛,根本不知道怎么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怎么治国。
只是一味倡导无为而治,让君主不要对国政、对百姓多加干预,放任自流。
但这其实并不是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治国大略,西汉初年、还有唐朝初期奉行的实际上都是无为而治。
但严格来说,西汉初年和唐朝初期的无为而治,并不真正是道家的无为而治。
西汉初年和唐朝初期的无为而治,是建立在严明法律的基础上的,以法治国、轻徭薄赋、勤俭节约、廉明吏治,
在这些之上奉行无为而治,尽量不大刀阔斧、不大兴木土、不大动干戈,与民休息。
这才有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
这也难怪这些人不懂真正的无为而治,真正的道家高手彭蒙、田骈、慎到、环渊、接子这些人都在齐国,都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里。
齐国现在奉行的,就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不过,就是那些道家的大贤们都来了,他也不会奉行无为而治。
天下尚未一统,不到积蓄国力与民休息的时候,现在不是无为而治的时候。
而之前秦孝公在位和商鞅变法的时候,其实就是一定程度上的无为而治,大秦除了修咸阳城、与魏河西一战,其他根本没有大的举动。
大秦已经休养生息的数十年,这个时候,正是东出天下的时候!
除了这些道家子弟之外,还有一位医家的弟子,名叫李醯(xi)。
醯,就是醋的意思。
李醯,秦驷知道这个人,历史上他就是秦国的太医令,因为嫉妒扁鹊的医术,害怕他会取代自己,暗中让人杀害扁鹊。
虽然可能品行不佳,也有可能是权欲作祟,而在后来杀害了扁鹊。
不过,现在秦驷却不是太在意,以观后效。
现在他要用的是李醯的医术,是他的才,而不是他的德,唯才是举,才在德之前。
后来尸佼也出来言说了,尸佼的言论是结合法、道、儒、墨四家之言来说的,各取当前秦国需要的各家治国优点来讲,当场无论是哪家的子弟,听闻不都欣然赞同。
不知不觉中,宴会就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
最后一位出场的是淳于髡。
“齐人淳于髡拜见秦公!”
“久闻先生辩才了得,擅长反言劝谏,以谏谋国,不知先生最后发言,是有何等谏言留待寡人?”
因为历史资料的缺失,没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