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序章·佛光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踏雪时回音荡在山谷

伸出命运散布的手掌

掌纹凌乱,一无所有

【序章·佛光寺】

天暗,月满。

风急,雪乱。

千层浮屠,万座庙宇,彻夜诵经,静默的雪掩盖经卷、熄灭烛火。

法堂内,七岁的念青坐在佛像掌心,拿起达官贵人喜爱享用的龙须酥,放入口中,就像面粉堵在喉咙。想要问念经的梦寂法师讨口水喝,刚一张嘴就喷出白色粉末,覆盖了法师头顶十二个戒疤。念青意识到犯了错误,慌张跳下佛台,袖口轻轻擦拭铺了层薄雪的光头。

百位僧侣不为所动,或手拿持珠,或双手合十,端坐禅垫,继续念经。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利哆毗迦兰帝阿弥利哆毗迦兰哆迦弥腻迦迦那枳哆迦利莎婆诃

“法师,你在念什么?叽里呱啦,一个字都听不懂。”

“往生咒。”

“念这个做什么?”

“为故人超度。”

前几日是梦寂法师百年寿诞,纵使常伴青灯古佛仍然无法抵御苍老,他在年轻僧侣的搀扶下走上石阶,青烟缭绕中听到了故人辞世的噩耗,随即见到了故人之子。梦寂本是一介书生,为求功名千里跋涉,途经佛光寺,只因一句“你与我佛有缘”,抛下尘世做了和尚。他十年前下过一次山,遇见一个人,便有了“故人”。

梦寂闭上眼睛,不再看大口饮水的孩童,未曾想过百岁之际竟会追忆前尘往事,更未想到,那段足可使沧海变成桑田的光阴竟然只用寥寥数语概括。

念青将茶杯放回佛台,愈发觉得当和尚是件无趣的事,眯着眼端详法堂内宝相庄严的佛像。根据他仅有的认知,判断出佛祖身边两个表情截然相反的是阿难和迦叶、手持玉如意全跏坐于青狮背部的是文殊菩萨、手持金刚杵半跏坐于白象之身的是普贤菩萨,至于其他神态各异佛像实在难以辨认。

绕了一圈的念青又回到梦寂法师面前,拿起龙须酥递到老和尚嘴边。

“法师,佛和菩萨有什么区别?”

“菩萨是因,佛是果。”

“最烦和尚谈‘因果’,天下之事,瞬息万变,哪有什么前因后果?”念青十分不满意梦寂故弄玄虚的说辞,决定将龙须酥送进自己口中,再次喷着白色粉末抱怨:“不渡尽苦海众生,观世音誓不成佛;不渡尽地狱恶鬼,地藏王誓不成佛。这样简单明了的说谁都能听懂,还真以为我不懂佛法?”

梦寂笑而不语。

念青走出法堂,面朝舍利塔,想不通老和尚圆寂后烧出的石子儿有什么值得供奉。左侧是钟楼,书有“冥阳救苦”四字,一层供奉着地藏王菩萨,二层乃是一口大钟;右侧是鼓楼,书有“慈航普度”四字,一层供奉着观世音菩萨,二层乃是一口大鼓。晨钟,暮鼓,僧人便是在钟声和鼓声中日复一日,抛却尘世,一心向佛。

大雪纷纷扬扬,绕过舍利塔,行至院中,厢房亮着烛火,窗纸上映着书生头悬梁的影子,隐隐能听见读书声。念青不由得想起玩世不恭的老爹说过:和尚没一个好东西,借着佛的名号招摇撞骗,把香客的金银据为己有,甚至还有娶妻生子的败类,玷污了佛门。

可就是这个对和尚有成见的人,临死前把孩子托付给寺庙。起初念青也不明白其中缘由,看到佛光寺的和尚为贫寒书生无偿提供住所和饭食,宁肯每日只食用一粒米也要接济穷人,真正做到了“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才逐渐懂得了“慈悲为怀”。

念青伸出手掌,一片雪花穿过指隙,被微凉夜风吹落水池,金色的锦鲤跃出水面,鳞片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你总说下雪时分才是真正的苏州,今夜的雪好大,不知又有多少文人墨客饮酒作诗。可惜,你再也无法嘲笑他们胡乱堆砌辞藻。”

是一滴泪,从眼角划过嘴边,凝结成冰晶,埋入静默的积雪。

水波映渔火,孤舟起弦声。

渔人抖落蓑衣积雪,将竹篓里的鱼倒入河中。这条河原名并不叫苏州河,来往的异乡人多是乘船顺流而下到达苏州,久而久之顺口称其为苏州河,渐渐不再提及最初的名字。民间流传一句俗语——“不下雪的苏州不是真正的苏州”,大抵因为这句话,独坐船头赏雪的渔人心情极佳,认为鱼儿应该在河里嬉戏,而不是被吃进肚子。他收回鱼竿,拿出竖在船篷的二弦琴,在飘雪中怡然自乐。

船篷内的女子听到二弦琴的声音暗自垂泪,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怪只怪二弦琴与生俱来的伤悲。

很多年前,风靡苏州城的还是六弦琴,名叫章明的乐师凭借《悲莫悲兮生别离》一曲闻名。六下苏州赏雪的圣上得知此事,请乐师为随行官员和数位妃子演奏。不料同行嫉妒心生歹意,在准备的好的六弦琴上做手脚,等着龙颜大怒处死乐师。乐师到场,情至高潮三根琴弦断裂,小人窃笑之际,乐师不慌不临时忙改编曲谱,仅凭三弦演奏完毕,从此天下闻名,皇帝赞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