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吐蕃,在松赞干布平定内乱之后已然趋于稳定,国内政事相继步入正轨,军事实力得到稳步提升,但比之突厥仍有差距,比之大唐那更是相差甚远。
可即便如此,吐蕃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李愔从吐谷浑西部进入吐蕃境内,一行人扮作商旅缓步推进,每到一处便借物品买卖交易打探阿布鲁的消息。
这时候文成公主尚未入藏,所以吐蕃与大唐的关系并不好,而且因为此次大唐西灭吐谷浑的关系,整个吐蕃国内都是神经紧绷,生怕大唐会借灭吐谷浑的机会进军吐蕃。
因而在吐蕃国内,沿途关卡处的防务甚是森严,任何可疑人等必要受到严厉的巡查。
好在李愔财大气粗,上下打点之际没有露出任何破绽,所以一行人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进入了逻些。
比起长安,逻些可谓相当寒酸。
此时的吐蕃虽然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但毕竟地处高原,建筑相对简陋,除了布达拉宫,似乎再很难找出什么比较宏伟的地标性建筑。
在逻些城中,李愔一行人仍旧以货物买卖为掩饰,四处打探阿布鲁的消息。
但让李愔稍感诧异的是,阿布鲁好似凭空消失了一般,在整个吐蕃国内竟没有半点消息。
李愔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猜测出了问题,阿布鲁并没有进入吐蕃,而是跟随慕容顺去了突厥。
但随后他又打消了这个猜疑,因为他相信以阿布鲁的精于算计,除非他敢冒生命危险进入大唐,不然吐蕃就是他最好的藏身之所。
又过去三日,还是没有阿布鲁的消息。
客栈之中,陆小凤看着眉头紧皱的李愔不由宽慰道,“门主,那阿布鲁就是一条老泥鳅,一时半会儿抓不住很正常。”
“但再老的泥鳅也有冒头的一天,只要他敢冒头,我们六扇门就绝对能将其抓住。”
这话好似没有任何意义,但陆小凤却也提到了一个重点问题,那就是阿布鲁藏身吐蕃必不可能藏得太久。
正如泥鳅一般,再老的泥鳅不也要冒头吗?
阿布鲁乃吐谷浑大臣,在大唐眼中,他便是已经被诛灭了九族之人,可谓十恶不赦之罪。
这样的人,松赞干布敢藏多久?
再者,阿布鲁藏身吐蕃必定有他的目的,为了达到目的,他便要行动,而他一行动势必露出行踪。
李愔倒也不是着急在这一时半会儿一定要抓住阿布鲁,只是他隐隐觉得阿布鲁逃亡吐蕃的目的可能非同小可,甚至与李承乾有关。
在这个当口,拿住李承乾的把柄才是最让李愔上心的。
“禀门主,今日还是没有阿布鲁的消息。”
“不过据我国一商人道,近日城中粮食价格猛涨,有人在暗中高价大量收购粮食。”
金衣捕快来报,李愔的心神一下子便提了起来。
“暗中大量收购粮食?”
李愔长眉一轩,思索片刻后道,“小凤,你去看看那人究竟是谁,他大量收购粮食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李愔望向布达拉宫,“咱们也该去看看这位赫赫有名的松赞干布了。”
李愔一开始本没打算与松赞干布见面,主要的原因是此时的吐蕃与大唐算不得很友好,而且正值双方互相猜疑之际,他的出现很有可能导致吐蕃国内的形势发生变化,从而使吐蕃与大唐燃烧起战火。
战争一直都是李愔不愿看到的,不然当初也不会在太极殿争取自己来解决吐谷浑刺杀自己一事。
一旦战火起,势必生灵涂炭,李愔从电视剧里见过太多,而且此次灭吐谷浑也让他很是震撼,一场战火之下的生灵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力,无辜的鲜血遍地。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啊...
但阿布鲁一事一日不解决,李愔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主要是阿布鲁与李承乾的秘密实在让李愔放心不下。
所以此刻他不得不去见松赞干布,身份嘛,当然是大唐来的行商,而且财大气粗,非一般商旅可比。
文书这种东西,李愔自然随身带着,与一国谈及买卖,文书便成了信物与证据,乃是交易之中的凭证。
伪装了一番后,李愔看着铜镜之中的自己,确定不会被人认出来之后,这才与三名金衣捕快赶往布达拉宫。
递上文书,稍候不过片刻,宫中便有侍卫前来相请,李愔迈步其中,只见巍峨起伏的布达拉宫在此时便已然窥见全貌,与后世所见相差无几。
一路穿行,不多时来到一处宫殿之中,李愔不懂藏字,自不知那宫殿的名字。
宫殿门口出有一名大臣模样的中年汉子等待,见得李愔到来,当即上前迎道,“唐商远道而来,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李愔操着一口浓重的西凉话问到,“阁下竟会汉语,可是我大唐国人?”
“非也非也,在下只是喜爱大唐文化,有加钻研而已,略懂略懂罢了。”
那人说着笑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