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3章 坐地起价,天价粮食!(求..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扬州明王殿下,要出高价钱收购大米,百文一斤,这次要发财了啊!!”

“对对,那扬州的采购商都已经散布各个州城的贞观驿站里,直接把米提过去就行了!!”

“百文一斤,这次可真是发达了,各大米商都已经带着米过去了,事不宜迟,赶紧的,免得晚了就卖不出去了!!”

各大州城,都响起了这般收购大米的传言。

天下的各大米商都沸腾了,兴奋的运着粮食前往各州城的贞观驿站。

雍州贞观驿站,一群富商运着储存的粮食过来,几乎都有好几车,粗略一看都有接近上万斤。

这只是其中一个州城一天的收购量,这全国的州城加起来,那到底有多少粮食,根本无法估量。

一年的饥荒之灾,各地的粮商和富家人都屯了不少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朝廷一直号召各地建立义仓救灾,可确少有人响应。

尤其是世家富商,一直在叫苦不迭,还索取朝廷的粮食。

可如今明王出大价钱购买粮食,各地富商响应。

那粮食是一大批一大批的运来,哪里像是没粮的模样?

饥荒旱灾,不过是旱的百姓罢了,这些富商世家,还不是过得快活不已。

雍州,贞观驿站,薛仁贵亲自带领着将士们过来运粮。

“薛大人,杨某这次运了一万二千斤大米,总计一千两百贯。”

(为计算方便,就按一千文一贯来算,但实际上唐朝时期,应该是一贯等于七百多文钱。)

薛仁贵令人点算了下,数目确实对的上后,便挥手让人付钱了。

这扬州城总共有接近十万人,就算往少了算。

一人一天一斤米,也要十万斤米!

这仅仅是大米的消耗,要是一直这么消耗,那三百万贯也不过几个月的事情。

可想而知,这百文一斤的大米,有多么的贵!

粮商见薛仁贵令人抬着几个装满文钱的箱子过来,脸都要笑开花了,赶紧招呼壮丁,

“来人来人,还愣着干嘛,赶紧帮忙吧这几个箱子提到马车上!”

几个壮丁就欲过去,可也就在这时,驿站门口突然涌入了大批的人马。

“何人来此?!”

薛仁贵厉喝一声,为首是一个世家装扮的公子,摇着羽扇轻笑一声。

“在下乃雍州崔阳,听闻此地有粮食收购,家中余粮已不足,特来此购买。”

“雍州崔阳?这可是清河崔氏大才子啊,身份高得很,了不得啊。”

“崔家可是大世家,闻名天下,家中家丁众多,粮食的确消耗也需要极多啊。”

四周的看客们议论纷纷,旁边的粮商愣住了,有些尴尬道:

“崔公子,可是吾等的粮食已经卖给薛大人了,恐怕你今日得白走一……”

“且慢,话不能说满。”

崔阳摇了摇羽扇,指了指粮食。

“粮食还在此,铜银也还未交接,自然算不上是交易完毕,薛大人,崔某所言可对?”

薛仁贵一张脸阴沉了下来,寒声道:

“下官为明王殿下办事,这些粮商也已商讨好价格,还望崔公子莫要徒生是非!!”

“薛大人,这话可就不对了,市场交易,价高者得,如今还未交易完成,怎能说吾等是徒生是非呢?”

崔阳说的头头是道,看着薛仁贵冷笑一声,

“莫不成,薛大人是想要强买强卖?这话要是传到天下人耳里,可对殿下声誉不佳啊。”

“放肆!竟敢口出狂言,来人啊!!”

旁边将士们立刻怒了,就想要叫人动手,确被薛仁贵伸手拦住,只见他铁青着脸,寒声道:

“你到底想做什么?”

“薛大人莫急,适才在下已经说了,家中余粮不足,过来自是买粮。”

崔阳脸上尽是得意之色,回头看了眼粮商们,道:

“我崔家急需购粮,尔等还有多少粮食,某都要了,出个价吧。”

“这,这……”

粮商们都愣住了,面面相觑,其中一个老粮商讪讪笑道:

“崔公子,吾等都是做生意的,最重要的是诚信,适才已经答应百文卖这些粮……”

“那本公子就一斤再加三十文钱,本公子知道尔等这些都是保命的粮食,价格怎能跟平常一般呢?”

“如今干旱仍在,这些粮食往大了说,可就是一条条性命啊!!”

崔阳摇了摇羽扇微笑开口,众粮商一愣,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崔公子所言极是啊,这灾旱还不知什么时候结束,这粮食就是未来的希望啊。”

“对对,吾等卖粮,那就是拿性命在赌,若是之后灾旱还未解,那这就麻烦了。”

“咳咳,崔公子这,这个……”

那老粮商搓了搓手,一双眼都明亮了起来,薛仁贵厉喝一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