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袁宇目送着两位老者慢慢走下楼梯后,这个时候已经将近傍晚。
现在在爬上顶层是不可能的了,等着袁宇爬上去,估计天已经完全黑了。
现在所在的地方虽然比不上顶层,但也还算是“一览众山小”,能将大半个烟江湖尽入眼中。
落日一点点下沉,最后和湖面平齐,落日的余晖尽情的荡漾在涟漪之中。
袁与看着眼前的这幅景象,喃喃自语。
“一切都会好的!”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
有存在,便有希望,
有希望,便是光明。
……
第二天,袁宇起了一个大早,照常的房间中念了几段贯口,这才出门。
等袁宇到了烟江湖的时候,发现两位老人已经在那摆放工具了。
袁宇迎上去打了个招呼:“您们来的可真早。”
“我们这都习惯了!越老越睡不着,还不如早点过来赶活儿。”
老爷子一边说着一边给袁宇递过来一个小马扎。
袁宇看着马扎一愣,自己居然把这件事都忘了。
一旁的老太太看着袁宇这幅表情,微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们年轻人记不住或是不在意这些小细节,所以就给你带上了。”
“谢谢!”
这句话袁宇说的特别诚恳。
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已经离世,剩下的那些亲戚也没有给予他多少关爱。
后来又随着陈大叔的逝世,他一直就觉得自己特别的孤独,仿佛这个时间就剩下他一个人一般。
但两位老人的这一个小举动,有那么一瞬间,让袁宇感受到了家人的感觉。
两位老人将工具整齐的摆放在地上,等做完这一切后,两人才把材料拿出来。
“一把伞,必须要用着同一根竹子,因为每根竹子的坚硬度和韧性都不一样…”
“每种伞面用的表层都是不一样的,像是棉纸就得涂上生桐油晾干,桃花纸就得涂上柿子漆,构皮纸就得用上坝子油…”
“这个是钻子,用来钻竹条儿的眼来固定大小伞骨…”
“你看,这样一根竹子,拿着棉线这么一挽,就变成了一个弹簧…”
老人每拿出一种材料,就在旁边告诉袁宇这个东西的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怎么用来配合,事无巨细,无一遗漏。
和昨天两人闲谈时候不同的是,老人在教学的时候,总会不经意的就露出一副严肃的语气。
“你昨天说到做一把油纸伞需要很多道复杂的程序,那你知道一共有多少道吗。”
袁宇毫不犹豫的回答:“七十三道。”
“不!”老人伸出一只手摇了摇,满是得意的对袁宇说道:“你说的是其他地方的油纸伞的工序,而我烟江的油纸伞,一共是一百零九道。”
“你别看外面卖的那些现代伞用的都是钢筋骨,看似是结实,但真还比不上我用竹条儿穿起来的伞骨。”
老人说这话的时候,一脸傲意。
只是,随后便有些讪讪的笑了一下:“可能就是不太适合这个时代了!”
“不!”
袁宇摇头。
“油纸伞适用于任何时代,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寓意,他是一种文化,文化必定会长存。”
老人听后哈哈一笑:“但愿吧,这种从小就做的东西,真的是不希望它们灭亡了。”
等老人将这些东西全部介绍完之后,这才开始拿出材料让袁宇上手。
做油纸伞,最重要的便是伞骨。
其中分为大伞骨和小伞骨。
小伞骨固定在伞头上用来撑开收起,大伞骨则是绑在小伞骨形成伞架,用来沾上伞面。
老人拿着竹条儿手把手的教着袁宇怎么打磨,等着袁宇掌握好这种律动之后,这才松开手。
袁宇看着老人操作的时候感觉很简单,可真当自己上手的时候,才发现这里面的东西到底有多难。
打磨竹条儿是一个是枯燥无味的事情,因为他要一直千篇一律的保持着同一种动作,要不停的改变其中的细节,可袁宇却乐在其中。
等老人看见袁宇已经逐渐熟练的时候,双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惊讶。
这个年轻人怎么能有如此的悟性,要知道他们当年学手艺的时候,达到袁宇这种程度可是得几个星期。
而袁宇,仅仅是在一上午的时间便掌握了其中的窍门。
……
就在袁宇已经沉浸在其中的时候,时间悄然而逝。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准备登上楼台观景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而他们,也都是看见了袁宇三人,此刻好奇的全部凑了过来。
现在这个季节来烟江旅游的,几乎都是年轻人。
情侣占一大半,三五成群的女生占一小半。
毕竟烟江的气息太符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