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 手艺人(下)【求收藏】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随着和老者的一番相谈甚欢,等到袁宇回到宾馆之后才想起来自己今天去古市场的目的是什么。

不过聊了这么久,也让袁宇的心情开始畅快起来。

虽然现在的传统技艺市场低迷,但仍旧有着一些年轻人愿意进来,这是一个好事情。

就像那位老者所说的一样,只要静静的坚守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总有一天世人能看见它的好处,一切都会变好的。

第二天一早,袁宇简单的洗漱一番,便去往自己早已经打算好的第二个地方。

这次来烟江,袁宇只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去古市场搜寻制香的材料,但随着古市场变成商业街,现在只有老者一人坚守在那,这个计划也只能搁浅了。

第二个目的,便是要去往“烟雨江水畔”的烟江湖。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对于这点,袁宇早已经神之向往。

……

等袁宇到了烟江湖,这里早就已经人满为患了。

预想中的美景并没有出现,满当当的全是人。

如果不是袁宇足够高,此刻可能入眼处皆是乌压压一片的后脑勺。

袁宇讨厌人多的地方,可能是他有着一丝小洁癖,怕在人群中挤了一圈出来后满身便都是汗。

烟江湖最美的时候是在傍晚,太阳落山的那一刻。

其余的时候都是很平淡,比起其他类似景点,可能也就是水稍微清了一点,空气稍微好了一点。

以前人们为了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烟江湖傍晚的美景,就在不远处的高处搭建了一处巨大的楼台。

楼台非常的高,光是阶梯就差不多近千层,并且最近翻修了一次,都是用着青石板铺上去,凭空之中更增加了一点烟雨缥缈的味道。

其实烟江湖除了这个楼台,其他的亭楼玉宇都是后期仿着古建筑建的。

本来袁宇对着些也没兴趣,所以就径直走向了楼台层梯。

等到袁宇爬到累的不行的时候,抬头正是一个很温馨的提示牌,提示群众已经走了一半的距离,在上一层,会有一层可以提供休息的地方。

袁宇半倚靠在栏杆上,汩汩的灌了近半瓶水,此刻心脏跳动的仿佛是要蹦出来一样。

忽然,袁宇看见有一处角落围了好一些人,正在看着什么。

等袁宇走过去以后,已经有着不少人散开了。

袁宇双眼一亮,他没想到在古市场都看不见的东西在这烟江湖能见到。

入眼处是两个老年夫妻,此刻正坐在小板凳上一块削着竹条儿,旁边摆满了好多些个工具,还有两把已经做好的成品。

油纸伞。

一把是乘着合拢的状态,另一把是打开了放在地上,伞面朝外。

油纸伞一般要么是纯色,要么就是一些花鸟鱼虫,山水之类的装饰。

而这把已经打开的油纸伞,上面正是画着一副黑墨山水画。

画风简陋,但却别有韵味,滴滴散散的墨色在上面晕开,形成了一副翠烟袅袅人家的感觉。

袁宇很是意外。

因为他在来之前已经查过资料了,因为现代伞的冲击,所以烟江市支撑了最久的一家制作油纸伞的厂家也是在二三十年前便倒闭了。

而剩下的那些,都是用着现代工艺来制作的,只是图个好看而已。

徒有其名,虚有其表。

现在有着真正制作油纸伞工艺的人,少只有少,而且都是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

本来袁宇对此已经不抱希望,但没想到上天居然给他送来了一个惊喜,让他在无意间居然能看到制作真正油纸伞的手艺人。

其中一个老人这个时候已经把手中的竹条儿放下,拿起来一个已经雕刻出大概的伞头,然后将另一只手拿着的锉刀换成一把小锯子。

不用经过测量,仅仅是转了几下,老人心里就已经有了数,直接拿起锯子在上面锯出一个个豁口。

这是为了下面插进伞骨、绑线做准备。

……

两个老人正在忘我的做着活儿,身边的人来了一堆又走了一堆。

在他们眼中,可能这就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而已。

但是袁宇却看的忘我,在他眼里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我**数千年来的底蕴文化,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

正在袁宇看的正入神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对小情侣。

女孩一看见那把已经制作好的油纸伞当前便是双眼一亮,快步跑了过来。

“老奶奶,这把伞怎么卖的啊?”

听见有人问价格,这个时候两个老人才抬起头。

“两百!”

其中一个老人伸出两根手指头,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

这个时候袁宇才注意到,两位老人的指头上都有着一层凹凸不平的厚茧。

“两百?”

跟着女孩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