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名字的由来就源于这汴水,京城也是依水而建,汴水就成了这京城天然的护城河,也为城内百姓提供了水源。
汴水的支流无数,最有名的当属那一条流入皇城的支流。而这支流之所以有名则是因为皇城中的那座湖——太和湖。皇城占地之所以广,正是因为这太和湖实在是太大了。据说先皇修建皇城之时本没有修这么一个大湖的打算,是一日夜里被一个老神仙托梦,说是百年前黄河里有只神兽跑到了汴水,这汴地才占了气运成了京城,而正德想要国运长隆就得把这神兽引到皇宫里去,于是才修了这么一个太和湖。
眼下湖中心的小亭子正杵着两个人,一个站着一个坐在有轮子的椅子上。没有风但湖面却有着阵阵涟漪。
“老瞎子,这王八有多久没动了?”
“咱家估摸着,从正德十五年开始到现儿如今得有个五年了。”
“一睡就是五年,连西风死的时候都没动静。”
整个正德只有两个人能直呼先帝的名字,一个是他儿子,另一个就是眼前这个坐在椅子上的人。
“咱家跟了先帝将近五十年了,他老人家走的磊落,连逝世的时候都跟当将军的时候一样威风,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再见着萧妃,没能再见着二皇子。”
“西风最好面子,虽然平时都被蒙儿厌烦,但也不想露出病怏怏的模样在蒙儿面前丢脸。”
“咱家受了陆家一辈子的恩,没理由不报,先帝虽然已经走了,但咱家决不让二皇子受一点委屈。”
“哪有好处都是我们这些半截身子入土的家伙拿的道理,小王八性子似厚实薄,除了他八岁那年我就再没看他哭过,人说我孙正礼是帝师,是比皇帝更高的存在,是天下第一谋,但我其实连一个孩子都看不透,连一个孩子都照顾不好,没理由再让他受委屈了。”
无神的眼睛里流出了两行浑浊,站着的人不说话,死死的握着拳头。
.
.
.
.
城门处
一个少年牵着匹马,缓步走向城门。马通体乌黑却踩着四只白蹄子,左右入城的行人看后都会赞叹一句:“好马”
但比马更吸引人的是牵马的人,白色鎏金的袍子带着上好的雪狐毛皮护颈,腰间别着一块白玉,挂着一柄细剑。五官立体端正,头发束起成一副侠士的风气。一双眸子明朗喜人,脸上带着一丝笑意。一身白色的装扮与隆冬的季节格外搭配,周遭的行人看后都可谓是惊为天人。
“这是谁家的少年郎,可真是谪仙下凡。”
“晏庭玉也不过如此吧?”
“那晏庭玉是天下第一公子,饱含才华,可是常人能比的?况且人家也不在京都。”
“莫不是李玉郎?”
“李家玉郎我见过几眼,与这份侠气不像,况且我听说他被李相关在府里呢。”
周围的人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着,少年始终带着笑意,不理会他们径直走向城门。
“站住,例行盘查”守门的卫兵拦下了少年。卫兵也看到了这个吸引起众人目光的少年,不过作为京都的护卫,他们是绝对的优秀与尽职,无论是何人何事都不能干扰他们的工作。
少年也明白这一点,配合着搜查。一阵盘查后卫兵按常例的叮嘱少年:“城内不得纵马,不得械斗,如若违反自有巡街护卫将你拿下。”
“在下晓得。”少年应了一句,牵着马就进城了。
正德以武起国,对于配刀配剑没有过严的要求,只不过这京都是天子脚下,纵马械斗自然是不允许的,要是被抓到京都府的大牢里,任你是何等境界都得脱层皮不可。所以过往入城的人,凡是携带兵器或马匹的,守卫都会提醒一句:“不得纵马,不得械斗。”
虽然不能纵马,但是缓缓骑行代步还是可以的,不过少年倒并未急着上马,方才是从东门进来的,他只是慢慢往城南走着,一路欣赏着京都的繁华。当然,沿途也引来不少人的目光。
“还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感慨了两句,少年牵着马走到了一座格外豪华的府邸前。颇带邪魅的笑了笑,翻身上马。从上马的动作可以看出少年精通马术,动作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
少年吸了一口气,鼓足劲朝着府内连喊了三句:“李卫,给老子滚出来。”
这一下明显惊动了府内和周围的人,这公子哥衣着豪华,胯下骑了一匹骏马,看上去不似凡人,不过周围百姓也没想明白是哪家儿郎这么大胆在宰相府前大喊。
宰相府侧门走出一众家丁,而一个撑着拐杖的老头子,观其样貌应该是年纪不小了。
老头是相府的门房,在相府待了大半辈子了,如今是头一遭遇到别人在宰相门前叫门的人,所以他赶忙叫人出来看看,宰相的面子可不能落了,他倒要看看谁这么嚣张,结果出门一看,眼前这个公子是俊美无比,但他一生阅人无数,竟然没有印象这人是谁家儿郎,与相府是何关系。
“李卫,别抄书了,快滚出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