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16 返乡还是就地安置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昨夜里的分家太过仓促,根本没占到便宜,老李家人后悔了。

  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服劳役的理由,又被直接拒绝。

  李华对于这次刘氏的没屈服还挺满意的,所以有耐心解答下刘氏小声的提问。

  “你是女娃儿,服劳役都是男人一起吃住……”

  “想那么远干什么?眼前儿都不一定能活下来。”

  李华的答案还是很强大的,刘氏退回去凑器皿盛饭。

  柴房内的米香味儿继续四处飘散。

  门外的老李家人再无计可施,明抢……还是算了。

  李华的开山斧在手中打着旋儿,柴房门前登时安静,是那种极不甘心被饥饿驱使着肯定还得再想法子的短暂的安静。

  是衙差的响锣声打破了这点儿安静。

  “边关告捷!失地全部收复!”

  “安将军生擒蛮夷少主耶律金蟾!普天同庆!”

  “流民登记上册!或遣返原籍或就近安置,自愿返回原籍者田产房产不变,朝廷接济路费米粮!自愿就近安置者登记后再等安排!”

  ……

  终于等到朝廷表态安置流民了。

  支棱着耳朵聆听动静的难民们顷刻爆发出阵阵欢呼,然后蜂拥向山神庙院外,争先恐后追问具体安置细节。

  包括老李家一票人。

  刘氏也想跑出去,被李华拦住了:“你带着他们吃饭,我去。”

  开山斧还在手里呢,当娘的也不敢有异议。

  “那……给你留着饭。”

  “不用,我在外面吃了。”

  李华把开山斧别回腰间,慢吞吞跟在人流后面。

  原来昨夜那位蛮夷少主叫“耶律金蟾”,自己的功劳直接算在安必孝头上了。

  这样挺好,最起码那位安将军还促进了流民的安置工作。

  速度挺快哈。

  皇城根儿下确实不适宜留存大量相对陌生不知来历的流民,再出现昨夜那次蛮夷潜伏偷袭事件,大齐灭朝大有可能。

  李华暗自琢磨着,继续旁观衙差们的举动。

  来的人不少,核查登记的是几个长袖儒衫师爷模样的文士;一部分衙差围住了整个山神庙,不给随意进出;一部分衙差敲锣在院中呼喝,务必没有一个漏网之鱼……

  核查登记要求出示户籍路引,也就是代表身份认证的东西。

  师爷们对没有路引的成年男子很戒备,衙差直接驱赶他们集中到一间屋内看管起来,必须有三个被证实人员指认无误彻查身份后才会登记。

  气氛登时多了几分紧张,但是看到能出具路引的人家欢欣鼓舞的登记,并商议是否返回原籍,又继续期望着轮到自己。

  五百多口难民呢,速度快不了。

  李华隐在人群里,很警惕的盯着老李家那一票人,都不用回去问刘氏,她家人的路引肯定在老李家人身上。

  果然,李家最健康健硕的李三壮举着个物件挤到最前方,高声宣告:“我们有户籍有路引!我们要回原籍,我们是十四口人!”

  李三壮身后就是他家十口老幼。

  多报的四口人,自然就是大房刘氏跟仨孩子。

  李华撇撇嘴,就知道得闹幺蛾子。老李家肯定打的算盘精,利用一起的路引冒领十四口人的路费米粮,然后潇洒的丢下她们四口。

  她倒是不着急,侧起身子见缝插针挤到李三壮身侧,伸手递过昨夜里刚写就的分家文书,压在那张路引上面。

  “官爷,我们分家了,麻烦给分在两处,我们四口不回原籍,愿意就地等待安置。”

  黑瘦黑瘦的小丫头,貌不惊人但口齿清晰,明明声音不高,就是没办法忽略。

  想要彻底摆脱老李家的纠缠,必须分在两处。M.biQUpai.coM

  他们稀罕官府下发的返乡路费跟米粮,李华不稀罕。

  “你……小丫头片子胡说八道!”

  原本都神经松懈下来静等登记领钱的李三壮恨得咬牙,身后那一票老李家人更是牙痒痒,恨不得生啖其肉的模样。

  李华早把人群观察清楚了,转脸儿招呼扭着头貌似不注意的里正:“三叔公,快来做个证!”

  笑话,真要放过这个机会,能证明他们身份的李家村人都离开了,他们四口还不一定得被怎么处置呢。

  李华还一脸骄傲的代为介绍:“官爷,里面那位留胡须的就是我们李家村里正,村里人就没有一个是他不认识的,我们差不多有百来口人呢,您叫他来查验李家村村民,比路引还管用,还省事儿不是?”

  得,里正三叔公想低调儿都不行。

  同村同族的一块儿沦落到此处,要不是人多又比较抱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biqu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