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奉旨讨伐梁山
北宋年间,宋徽宗时期。
汴梁城,皇宫。
文德殿上。
时值清晨,远方的天空才刚泛起一抹鱼肚白。
可这会儿,大宋的君臣都已经来到了大殿之中,准备今日的早朝。
当朝皇帝赵佶头戴通天冠,身披绛色纱袍,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高坐在龙椅上。
堂下百官,以文武官职分为两列,并排站立,面朝赵佶。
文官以大师蔡京为首。
武官以太尉高俅为首。
这时,宦官杨戬见时辰已到,便用尖嗓喊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
这话一出,太师蔡京当即出列,手持玉板,上奏道:
“官家,老臣有本要奏。”
蔡京的地位乃是文武百官第一人,他一开口,连赵佶都不免重视了几分。
“太师有何事启奏?”
“启禀官家,陈宗善领诏书,奉旨前往梁山诏安,不料,那梁山贼寇嚣张跋扈,竟然将官家御赐的诏书撕毁,就连那陈宗善,也差点被宋江等人杀害,此举简直罪不可赦。”
蔡京不缓不急的说道。
话音落下,大宋朝廷文武百官尽皆激愤异常,议论纷纷。
前段时间,宋江带领一干匪徒,占据梁山泊,拥兵自立,不仅杀害了许多官兵百姓,而且还大闹州府,弄得朝廷颜面尽失,百姓沸腾。
赵佶本想派遣大军讨伐,但是,朝中却有人主张将宋江等人招降,不费一兵一卒,可净得梁山泊势力。
但谁曾想,这些梁山贼寇竟然如此嚣张,还敢将官家御赐的诏书给撕毁了。
这一举动,不但惹怒了百官,更是惹怒了身为大宋皇帝的赵佶。
“放肆!”
赵佶怒拍了一下龙椅,气急道:
“当日是谁奏寡人,主张招安的?”
顿时,朝堂上就有几人变了脸色。
听这意思,官家是要追究责任了啊!
不多时,就有一位侍臣讲述道:
“禀官家,那日,是御史大夫崔靖所言。”
闻言,赵佶立马问罪道:
“传旨,将崔靖送往大理寺问罪。”
“是!”
旁边,立马有侍从奉旨前去宣诏。
问罪完崔靖,赵佶余怒未消,脸上还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接着道:
“梁山贼寇胆大妄为,危害多时,诸位爱卿,可有良策将其剿灭?”
这时,太尉高俅出列,谨慎道:
“官家,宋江等贼寇藏匿于梁山泊内,此乃易守难攻之地,依微臣愚见,当命一人率重兵围剿,方可刻日取胜。”
赵佶听完连连点头。
那梁山泊的环境他也有所听闻,依山傍水,确实是难以攻克。
必须派遣重兵围剿,才能奏效。
随即,他目光看向了一列文官,开口问道:
“哪位爱卿愿意带兵围剿梁山?”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宋朝的武将,地位就越来越低。
没办法,赵匡胤自己就是武将出身的。
他怕日后有将领会走他的老路子,再来一个兵变,于是,便一直削弱武将的地位。
到了如今,朝廷内外,调兵遣将,均是由文臣主事。
因此,赵佶也是将此次围剿梁山的重任,放在了那些文官身上。
见到这一幕,武将们都是默不作声,微微的低下了头颅。
这个时候,太尉高俅再次出列,脸上浮现出一丝阴谋的神色,说道:
“微臣举荐翰林学士楚元领兵,楚学士文采武功出众,定能担当大任。”
高俅说完,他的党羽立马纷纷附和道:
“楚学士实乃合适人选。”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眼见这么多人保举,再加上楚元又是自己的心腹宠臣,赵佶自然没有意见,当下就拍板道:
“传旨,封翰林学士楚元为大元帅,赐金印兵符,任从各处选调兵马,前去围剿梁山泊贼寇。”
“官家英明。”
.....................
围剿梁山泊一事商议完毕,其余官员也没有什么事情上奏,很快,早朝就结束了。
文武百官按照礼节,纷纷退出了文德殿。
只不过,这个时候,刚刚被赵佶封为兵马元帅的楚元,却是有点懵逼,大脑昏昏沉沉的,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情况?
他这是穿越了?
而且,还来到了北宋年间。
最关键的是,好像,刚一穿越,他就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