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回汴梁,护卫营是陪着文彦博与富弼一起回来的,至于京西路禁军,拆除营寨,就地解散,哪来的回哪去。

  丢这么大的人,文相公没杖责,已经是很侥幸的事儿,赏赐……问都别问了。一个个乖乖的收拾营寨,该干嘛干嘛去了。

  真正让他们死了各种心思的原因是,演习结束后在辕门的那一幕:禁军的那些被染色的,一个个垂头丧气,拖拖拉拉的找自己的队伍……那叫一个乱。尐説φ呅蛧

  而护卫营:

  “报告,一营二连张平请求归队!二营……”

  “归队!”

  被染色的依然保持着军容军貌,双臂一夹,列队整齐,尽管在跑动中一样没乱了队形,十七人如同一人那般,步伐整齐划一。

  当吕公著出列,喊出‘归队’时,十七人仍然是整齐的跑动着进入队形中,整个过程善心悦目,没一丝乱象。

  如此悬殊的对比,真不好再吭声说赏赐的事儿了。

  “此便是韩稚圭所言练兵之法?”

  富弼还记得,曾经韩琦随口与他提过那么一句。

  “回大学士,确实。十数年,曦逐步完善,终初成。”

  难得富弼问起护卫营的事儿,赵曦有意多说,可想起富弼说的那句:还有时间,便也说的简单了。

  果然,也就这么一句,随后就又是天南地北的扯淡了。

  ……

  狄青于三十里铺,并没有急于进城,而是多待了一日。

  他就在驿站里,随意的打听万尹山演习的故事。

  一两人言,或许不可信,可当所有人讲述此事毫无二样时,狄青就相信了,东宫护卫队确实是精兵,而太子殿下是真的知兵事,甚至可以说精于谋略。

  好!很好!此番南征,那怕是皆由太子殿下主张,也完全可以凯旋归来。

  ……

  “此去广南,皆仰仗汉臣……”

  广南西路的奏报越来越多了,也终于明白如今的广南被祸害到了各种程度。

  当狄青刚进城门,就被内侍唤进了大内。

  赵祯很隆重的在垂拱殿为狄青授印践行。

  本来赵祯是准备举行个盛大的仪式为狄青授印的,被庞籍否了。他怕吓着狄青,除了出生,狄青本来就是个谨小慎微的性子,官家若真那样做,是给他加负重了,甚至会导致广南之征放不开。

  赵祯同意了,他现在就操心广南……很乱了,一个个州府沦陷,侬贼已经把战场转向广南东路了,连广州也被围多日了。

  赵祯很焦心,很担心南征此去赶不上解救广南东路的局势。

  所以,只要是于征战广南有益的,一律从善如流,绝不反驳。

  但他还是很郑重为狄青践行,就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看重,同时也是露怯了……真的很怯。

  整个践行的确让狄青受宠若惊了。

  文彦博、庞籍、富弼、刘沆,甚至太子殿下也一起作陪。

  “禀官家,此去广南,臣誓将侬贼之首级献于官家……”

  表决心嘛,话说多大也没事。不过狄青是真这样想,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对得起陛下如此待他。

  文臣作陪呀……确实是光耀的事。同时他也知道此番出征的责任……还有一个太子殿下呢。

  整个践行场面,太子的规矩和礼节无一丝意外。很谦恭,斟酒沏茶,甚至在座的每一个人,太子殿下都分别表示了自己的尊重。

  那怕是刚见狄青时,多看了几眼自己的脸,都没有让狄青感到反感。

  殿下的眼神没侮辱,只有好奇,这一点狄青能觉察到。

  这也是他当着殿下的面,承揽了整个战事责任的原因。

  狄青不是傻子,也想试探太子殿下对于南征指挥权有没有想法。在向陛下宣誓时,也瞟了太子殿下……没任何神色的变化,甚至感觉自己说这话是应有之义。

  难不成太子殿下真无意染指指挥权?从万尹山演习来看,太子殿下绝对是精通兵事者,不该如此的。

  狄青想多了,对于赵曦而言,并不多看重侬智高那些乌合之众,他只是想让护卫营亮相,从而对国朝军制有所促进。

  只要狄青给护卫营征战机会,是不是要整个南征的指挥权也无所谓。毕竟,狄青,那也是千古名将,是这个时代一直延续到很久以后的名将。

  广南已经乱成这般程度,朝堂诸公也不可能随便遣一庸才南征。所以,赵曦压根就没有抢夺指挥权的想法……令出不一是征战大忌,将帅不合更不宜征战。

  对于赵祯而言,即便护卫营再厉害,儿子随行南征,也是应该受保护的,而不是冲锋陷阵的。

  所以,压根就不提儿子于军中的职责,就跟儿子是跟着去看热闹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