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咸阳宫,众臣齐聚议事殿,嬴政说道:“都说说,谁当为灭赵首功?”
“王上,此次灭赵之战,扶苏公子居功至伟,当为首功。”尉缭率先表态。
作为国尉,是名义上的军事最高官员,议功论赏,众臣自然得让他先发言。
“臣附议,献策增兵,大破赵军,生擒李牧,逼降赵王,公子首功,当之无愧。”
王翦附和道,这个老狐狸,对有争议的事情不会表态,没争议的时候才会说话。
“除了灭赵之功,扶苏公子尚有献曲辕犁,建武安钢铁冶炼基地等诸般大功。”
昌平君紧接着补充道,“扶苏公子为首功,乃是众望所归,名至实归,无人不服。”
众臣亦纷纷跟着表态,扶苏的功劳不容抹杀,即便再不愿意的人,此时也得支持。
见众臣异口同声,嬴政心情大好,自家儿子立下灭国首功,他自然是乐见其成。
他看向扶苏,微笑着问道:“众卿家都认为你当为首功,孤亦深以为然,想要何封赏?”
扶苏自然不会接招,朗声道:“儿臣身为大秦公子,理当为父王分忧,岂敢讨要封赏?”
“话虽如此,但有功当赏有过必罚,你为首功,孤若不重赏,岂不令众将士寒心?”
嬴政对扶苏的回答很满意,笑着说道,“既然这样,便择个黄道吉日,册封你为太子。”
“长者赐不敢辞,父王给任何封赏,儿臣都欣然接受,可唯独册立太子,儿臣断然不受。”
扶苏慨然道,“父王春秋正盛,身体康健,儿臣以为,立太子不详,何必急于一时?”
众臣一片哗然,王上立扶苏为太子,没人感到意外,因为王上的所作所为,早有征兆。
可扶苏不仅拒绝,还拒绝得如此决绝,丝毫不似假意推托,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在场最急之人,非昌平君莫属,他不明白,扶苏为何要说出“立太子不详”这句话。
李斯却是大喜,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想法设法也无法阻止的事情,扶苏竟会自绝前程。
同时他也很是疑惑,扶苏的才智,连他都不得不佩服,为何竟会说出立太子不详这种话?
这话说出来,即便王上再想立扶苏为太子,也会顺势收回成命,王上岂会让自己不详?
可惜任他奸猾似鬼,也无法猜到扶苏是穿越者,扶苏的xiong襟气度,岂是他所能揣测?
“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孤甚为欣慰。”嬴政由衷道,“孤想知道,你为何不愿成为太子?”
别说是众臣想不到,即便是嬴政,也想不到扶苏会拒绝,难道成为大秦的太子,不好么?
嬴政很想知道,扶苏为何会拒绝得这么干脆彻底,到底是真不想当太子,还是另有隐衷?
“父王明鉴,儿臣若成为太子,则诸位兄弟之中,但凡有点志向者,皆会以我为敌。”
扶苏坦然道,“儿臣不想兄弟阋墙,更不想父王为此烦忧,是以这太子,不当也罢。”
众臣顿时动容,这才是他们印象中的扶苏公子,仁义善良过了头,而显得有些迂腐。
只因不想和兄弟起纷争,便放弃太子之位,天下间会这么做的,恐怕就只有扶苏公子了。
对扶苏的说辞,嬴政同样也是深信不疑,因为这太符合扶苏以前的行事作风,毫不违和。
“罢了,既然你不愿当太子,孤也不勉强你,此事就此作罢,立储之事,暂且不议。”
嬴政叹了口气,说道,“不过,有功当赏,规矩不可废,孤便封你为武安君,以作补偿。”
“谢父王!”扶苏果断答谢,费了这么多功夫,终于得偿所愿,此时就没必要再推辞了。
比起徒有虚名的太子之位,武安君这个爵位才更为实在,这才是扶苏真正想要的东西。
当了太子,可不代表就能继位,历史上先当太子,然后被废被杀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
扶苏自然是不担心被废被杀,但他真没必要去趟这浑水,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以嬴政的多疑,以扶苏的优秀,若是扶苏当了太子,时间久了,嬴政必然会处处防备。
那就没意思了,会逼着扶苏不得不出手对付嬴政,可扶苏还想让嬴政帮他多打几年工呢。
只是为了提前几年当皇帝,就背上弑君父的恶名,太不值了,扶苏可不会这么鼠目寸光。
作为拥有国运系统的男人,只要维持大秦不亡,扶苏就有无穷的寿命,他何苦这么做?
武安君就不一样了,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它的威信,比太子高得多。
成为太子,只是说明出身好,和能力无关,但武安君却不同,只有军功卓著者方能获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