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七十二章 网开一面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卢祖尚阵亡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光山,其家人、亲近的族人自然万分悲痛,对萧正和新柳军也是恨之入骨。

    很多跟随卢祖尚出生入死的将士都是义愤填膺,扬言要为卢公报仇雪恨!

    可仅仅依靠这些将士还远远对付不了新柳军,别说报仇,自保都难。

    周范首先拜访当地豪门大族,在以往面对土匪和义军的时候,这些豪门大族与卢祖尚同仇敌忾,关系匪浅,也只有取得他们的鼎力支持,对抗新柳军才会有些希望。

    周范虽然是当地大族,又是卢祖尚的妻舅,但他的威望显然与卢祖尚相差甚远,而现在弋阳的形势,也甚是严峻。

    所以,这些当地豪门大族此刻都有了退缩之意,小小的弋阳怎是新柳军的对手,再与新柳军为敌,岂不是自寻死路?

    交情归交情,公事归公事,更何况这还关乎到全族的生死,颍川崔枢等人,义阳费晔等人,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该怎么选并不难。

    周范眼见这些人顾左右而言他,心中异常悲愤,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卢祖尚尸骨未寒,这些人哪还有昔日的半点情义!

    第二天,不死心的周范邀了几个好友,再次携带重礼登门,这些人的意思也很明确,人,没有,钱,不凑手,兵甲器械粮草...耗光了!

    对卢祖尚忠心耿耿的一些将士不干了,纷纷叫嚷着要找这些忘恩负义之辈算账,但都被周范劝住,这个时候内讧,岂不是自乱阵脚,别说报仇,恐怕连光山都守不住。

    没过几天,新柳军商志忠率部到来,就在光山城西扎下大营,随后,刘成也领军赶到。

    不过,新柳军到来后并未立刻攻城,卢祖尚阵亡,弋阳群龙无首,时间一久,必然军心涣散,而以周范的能力和威望,还不足以取代卢祖尚成为弋阳之主,所以,萧正吩咐刘成、商志忠保持对光山守军的压力即可。

    在李曾、吴鸿剿灭卢祖尚所部的第二天,萧正便紧急从弋阳周边,汝阴、庐江等地抽调一批能力较强的官员赶赴新柳军已经攻占的固始、殷城等地。

    虽然卢祖尚在弋阳经营多年,又自封刺史,但自大业末年开始,弋阳基本就处于无政府状态,各地衙门形同虚设,毫无执行力,而这种情况始终也没有大的改观。

    萧正要求,新柳军官员奔赴各地后,要公开审理、惩处一批地痞恶霸,将其非法侵占土地归还受害百姓,焚毁非法地契、mài shēn契以及gāo lì dài借据,抓紧为百姓分配土地。

    但有反抗者,严惩不贷,由吴鸿率三千骑兵为这些官员保驾护航。

    前番新柳军释放了不少守卫钟山的弋阳兵,他们不仅死中得活,回去的时候还带着粮食、盐,甚至还有肉。

    这些人对萧正,对新柳军自然感恩戴德,一传十,十传百,新柳军仁义之名也在弋阳逐渐传开。

    李曾回到义阳后,所抓获的弋阳俘虏,萧正下令按年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分批次无条件释放。

    这些俘虏平安返回家中,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新柳军仁义之名再次传开。

    新柳军所派官员到弋阳后迅速开战工作,实事求是、雷厉风行的作风让当地百姓交口称赞。

    随着新柳军大兵压境,随着新柳军逐渐收拢民心,周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卢祖尚报仇的激情也慢慢退却,很多人又恢复了冷静。

    没错,他们是想为卢祖尚报仇,也能豁出命去,可一家老小怎么办?再说的现实些,谁又真的愿意死?

    不知不觉的,为卢祖尚报仇的呼声渐渐小了,人走茶凉,更何况人都死了呢?

    也仅仅剩下一些卢祖尚的死忠,仍然坚定的要为卢祖尚报仇,但周范知道,报仇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两天后,萧正再次在新柳报上发表文章,文中表示不会株连卢祖尚幼子、yòu nǚ,战争本就残酷,更不应该牵连无辜幼儿。

    其实在古代,报仇往往是一件比较被认可的事,尤其当你有极为正当的理由,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夏侯惇,年少时曾有人侮辱他的师父,夏侯惇一怒杀人泄恨,他也因此被官府通缉,不过在民间,却有很多人对夏侯惇维护师父名声的举动称赞不已。

    所以,古人一般都讲究个斩草除根,就像历史中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便将他的侄子都杀了个干净。

    但萧正毕竟从后世而来,在观念上不太容易接受,经过他了解,卢祖尚幼子不过六七岁,女儿也才十多岁,即便抓住了,萧正觉得自己还是下不去手。

    不过,翟三一事影响甚大,翟三说的话人尽皆知,萧正不能不给翟三个交代,更不能公然打翟三的脸。

    故此,萧正这才亲自在报上撰文,文中对亚圣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