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官府出兵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临朐、营丘两县没想到龙条山乱匪去而复返,而且这次声势更加浩大,上次支持出兵的财主们首先被清算,城堡都被夷为平地,抓到的财主本人则被枭首示众。

    郑虔符得到禀报愁眉不展,孙宣雅自称齐王,博昌、千乘、临淄屡受袭扰,出兵数次也没将其剿灭。

    左孝友残部从东莱逃至北海、下密一带,大肆劫掠破坏。

    郭方预残部在綦公顺的归拢下重新集结,目前队伍已壮大到三万余人,在博昌西北部活动,甚为猖獗。

    现在临朐、营丘也不得安宁,掰着手指数来数去,北海郡境内除郡城益都外,其它九县就没有一处安生的。

    郑虔符长叹一声,把公文扔在书案上,让人去请鹰扬郎将王崇礼、郡丞庞茂和都尉翟松成,商议剿匪事宜。

    临朐、营丘两县的地主富绅整天围着县衙,请求官府出兵,赵才和李或烦不胜烦,出兵可以,人、钱你们出。

    保境安民是朝廷分内之事,现在却要求私人出钱出人,虽然这是官府的一贯作风,这些财主还是不情愿。

    上次营丘的赎人事件之后,萧正和新柳军仁义宽厚的名声传遍附近几县,甚至还有不少佃户拖家带口投奔了新柳军,这让李三娃等人对萧正当初的决定佩服不已。

    可这些地主们则很不好受,他们总觉得手下的佃户、奴仆在私下里窃窃私语,忠诚度直线下降,赵老头更是一狠心把用了二十几年的管家转卖了,怕他什么时候给自己下药。

    另外,谁出钱应该多,谁出人应该多,这些财主互不相让,吵吵嚷嚷了几天也没达成一致。

    因为连年盗匪横行,这些财主早把财产转移到了城里,但李三娃等人依旧收获颇丰,粮食、马匹、牛羊、兵甲等等,一车车拉回新柳寨。

    萧正眼见事情逐渐暴露,索性展开了轮休制,每次出兵一千,各位将领轮流出征,让每支队伍都能得到锻炼。

    很多新柳寨老兵得以和家人团聚,自是兴奋不已。

    萧正亲自给赵才和李或写了信,意思只有一个,新柳军承诺不会去攻打县城,你们也别来找麻烦,你好我好大家好。

    赵才把信送到益都,郑虔苻苦笑,萧正果然反了,怪不得龙条山土匪如此猖狂,根源都在这萧正身上,看来要重新估量这小子了。

    新年过后,萧正将村民召集到一起,开始分配土地。

    耕地被划分为三等,土质好距离水源近的为一等,土质好距离水源远的为二等,其它为三等。

    黑松山所有村民先给有家有口的分配,然后是单身、士兵。成年男子、妇女都是一百亩,十五岁以下儿童为五十亩,十五岁以上都按成年授田。

    另外,土地所有权都归新柳军所有,私人不得买卖,如果不想种地的可以转租,但必须到新柳军新成立的政事堂备案,每次签订租赁合同最高年限为五年,手续费为每亩每年十文,由承租人承担。

    宣布完规定后,萧正组织人抬过箱子,所有参与分地的村民都以抓阄的方式进行,抓完之后,拿着号牌到新成立的政事堂登记。

    登记之后,由新柳军士兵带领村民去认领土地,期间负责丈量、登记都是从学堂里选出的学生,能肩负这样的任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兴奋。

    村民的土地基本都靠近黑松山,形成两个村落,萧正任命李同甫和林有德为两村的村正,负责村落的具体选址和日常管理,单身士兵的土地则离黑松山稍远,实行统一耕种。

    政事堂由杨文昌负责,曾经选拔的教书先生和几个学生作为助手,有不愿意加入新柳军的教书先生萧正也没有为难。

    新柳寨刚分完土地,官兵再次集结,由鹰扬郎将王崇礼挂帅,统领鹰扬兵、郡兵、县兵、乡团共计一万人由益都出发,北海县、都昌县、临朐县、营丘县出兵一万,共计两万人马齐聚临朐。

    这是太守郑虔符和其他官员商议的最后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必须趁着新柳军还没形成气候尽快将其剿灭,否则将后患无穷。

    萧正得到消息不敢怠慢,急令李三娃、商志忠、孙柏庆回援,双方兵力悬殊,野战太过危险,只能进行攻防战。

    新柳军总计人马五千多人,去掉辅兵、医疗兵,真正的战兵一共四千五百人左右,萧正分出五百人由张南带领守卫黑松山,防止敌人偷袭。

    六百骑兵由李栓柱和徐二虎带领,作为预备队。其他人分成三队,由李三娃、商志忠和孙柏庆三人统领,牛秀任总指挥。

    一时间,黑松山和新柳寨空前紧张,所有人都闻到了战争的味道,不少老人都在默默祈祷,希望上苍能够发发慈悲,给他们一条活路。

    萧正也祈祷,希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