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晓宁在第二题卡了壳,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总算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案,而且凭直觉蒙对了答案。
而在林曼妙这里,她已经完成第三题的做答。比尚晓宁快出一道题目的时间。
直至第一部分第九题时,尚晓宁在答题速度上,才追平林曼妙。
回答正确,比赛继续。
自第二题卡壳后,尚晓宁调整了一下心态,如开挂了一般,所向披靡。
第十题:“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一诗中“葑”指的是什么?
A白茅根B葫芦根C浮萍根D菰根
尚晓宁平时古诗文学习的习惯就是先将字词的意思的弄明白,再将诗句的意思翻译明白,最后将诗词背景及赏析弄明白。
这首诗中“葑”的读音为:fèng,即菰根,也称茭白根。
诗句的意思为:从古岸上开挖出青葑下的湖泥,在新渠里流淌着葡.萄色的绿酒。
这题选D。
林曼妙观望此题两秒钟以上,在记忆的头脑中未搜寻到记忆路径。
换句话说,林曼妙平常看诗词时,并未掌握此知识点。
“开启系统,进入对手记忆。”
什么操作?!!!
林曼妙有特异功能?
原来,林曼妙也手一套金手指。
早在两年前,她就已经获得此系统。
也就是说去年她参加比赛时,她就已经有神助力。
但林曼妙的这套系统,主要力量在遇强则强。
即,对手越强大,她就会吸收对手的强大诗词储备量,变得更强大。
你会的,我都会,你不会的,我也会,当然会更强大。
那按道理说,去年,她应该是比赛的冠军啊?怎么会输掉了比赛呢?!
问题就出在这里,她所遇到的那道题的确是太偏了,大家都不会。
谁遇到,谁死!
她在短时间内,进入到在场所有选手的智囊中搜寻答案,未果,只能被淘汰。
否则,一名高二的学生还不需要提前迈入大学的门槛来,怎么就有胆量挑战?!
金手指祟也。
“叮”
“智囊提取,答案D。”
林曼妙顺利通过此题的考核。
而尚晓宁,已经借机反超,比林曼妙快了道题的时间。
危险了!虞成。
虞成的金手指,遇到林曼妙的金手指,会不会被吞噬?!
虞成只知道自己有金手指,自是信心百倍,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手的超强系统更强大!
第一部分答题接近尾声。
最终尚晓宁以领先2秒钟的速度率先进入第二部分填空题。
第一题:宋代史达祖的《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夜难眠的是哪句诗?
好嘛,史达祖?尚晓宁心里犯嘀咕,有几个学生知道还有史达祖这位诗人?
谁能答上来此题?
林曼妙估计也会死在这儿了吧,这可是她的老师出的题目,这也有点太偏了。
不过是,老师出偏题自是根据诗词大会的难易程度出的,不会无故跑偏。
万一今年的诗词大会就出现了这道题呢?
答案是:古庭空自吊孤影。
尚晓宁快速地在答题器上写着。
回答正确,请继续。
而林曼妙也来到了这一题,先试着在记忆中提取路径,未果。
无妨,开启系统。
可怜的尚晓宁啊!
殊不知,你如果也答不出此题,还可以以领先2秒钟的速度赢了杨曼妙。
两人都死在这道题上,谁用时最少,谁胜出。
夺冠时,也是这样。都打通关了,谁用时最少,谁胜。
尚晓宁,是有真才实学的。她的闲暇时间都用在翻阅古诗文上了。
而且只要是她看过,并仔细研读过的诗词,基本上能做到过目不忘。
除了你,谁也答不上来这道题,又什么用?!
林曼妙的金手指还是窃取了你的智囊。
再次顺利度过难关。
“实力果然不容小觑!这道题都能答上来。”林曼妙心中暗喜。
第二题:“即从(空格)穿巫峡,(空格)亲友如相问,(空格)回望绣成堆。”
这简单,是我们书上学过的,要是考试的话,这就是送分的题了。
尚晓宁与林曼妙都快速而准确得写出答案:“巴峡、洛阳、长安”。
尚晓宁与林曼妙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