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在唐初时名南浦州,领梁山、南浦、武宁三县,贞观八年更名万州,受夔州总管府节制。
虽说是第一次来万州,可是对于万州不远的涪州,宋勉倒是熟悉的很。
所以当晖月和宋大壮一脸茫然听不懂万州言语的时候,宋勉便披着棉衣从车上下来,笑眯眯和人聊了起来。
万州人,自然说的是万州话,而宋勉,自然说的长安雅言。
万州人听得懂雅言却不会说,宋勉说不出雅言却听得懂。
看着宋勉和一个年轻人起劲的聊天,晖月和宋大壮说不出的无奈。
几句话打听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宋勉便招呼晖月一旁随行,至与宋大壮,因为体型太过显眼,也只能坐到车上驾着马车跟在后面。
虽说是坐在车上,可是宋大壮人高马大,仍是要比路上行走的剑南百姓高出一头。
宋勉头疼的看了看宋大壮,无奈道:“大壮你进车厢里。”
把宋大壮赶到了车厢里面,晖月和宋勉这才重新进入rén liú,没有被人当然稀奇围观。
不过谨慎起见,宋勉仍是带着车驾在万州城里兜了好大的一个圈子,才去了此行的目的地,孙家粮行。
孙家粮行,原本掌柜的姓孙,不过在出了万州那档子事情过后,便在宋勉的安排下被不良人给收了下来。
现在的东家姓张,虽说换了掌柜的,不过粮行并未改名。
张掌柜的刚刚出去收了一圈的账,心情大好,因此在回来的路上便买了一壶小酒,回到粮行之后便在柜上自斟自饮,美的鼻涕泡都要冒出来。
哪怕在宋勉带着人走进了粮行,美滋滋的张掌柜的也并没有收起酒盅,只是美滋滋的打了一个酒嗝,便从柜台后绕了出来,笑吟吟的招呼道:“几位客官来点什么?”
宋勉笑眯眯的掌柜的打了一个招呼,随口说道:“也没什么,就是听说张掌柜的这儿粮食好,所以就过来随便看看。”
粮行又不是花楼,哪有什么随便看看的道理。
不过张掌柜的转念一想,大户人家的采买似乎也有这样的习惯,便不以为意的介绍起来:“老哥儿真是有眼光,咱这孙家粮行可是远近闻名的好粮行,绝对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你看看这稻米,可是今年的新鲜稻米,这才几个月的功夫,个顶个的白净,绝对没有米虫。”
宋勉顺着张掌柜的意思,随意的抓了一把白米,装模作样的看了看,随手一撮,接着便一撒手,让米粒顺着手掌落了下去。
张掌柜的一看,这是行家啊。别看只是随意的一搓手,可是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看似随意的一撮,可是只有行家才能做出来的事情。
若是米粒之中有虫蛀的,这一撮便有米粒变成灰粉,少不得也要在掌心留下少许。只有好米,才能不留痕迹。
撒完了米,宋勉拍了拍手掌,轻声说道:“还不错。”
张掌柜的赔笑了一声,宋勉便接着说道:“不知道你家的粮食和老洪家的比,怎么样?”
老洪家,说的是万州的另外一家大粮行。相比孙家粮行,洪家粮行在万州的根基更深。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洪家粮行就是宋勉一直安排人盯着的僚人的粮行。
当时十口粮行和万州做生意,走的就是洪家粮行的路子。可是那一伙僚人就在不良人的眼皮底下,遛的干干净净。
想到这里,张掌柜的心中一惊,再一看晖月和宋大壮看似在那里随意的看着粮食,可是一人站在前门附近,一人站在后门附近,分明就是堵住了去路。
张掌柜的心知不妙,不过也并未惊慌,只是笑眯眯的说道:“这就不好说了,洪家那边我也不甚了解。不过都是做粮行生意的,想来应该都差不多吧。”
宋勉不置可否的哦了一声,便再次从米袋中抓了一把米。
“老哥儿既然觉得咱这米还可以,我这就去给你吆一点。”说着话,张掌柜的便往柜台的方向走去。
看似是要去哪放在柜上的木瓢,可是实际上却是为了拉动柜台后面藏着的机关。一根细绳,连着后院的一个铜铃。
铜铃的身边,自有几个不良人守候。
不过还没等到张掌柜的动手,宋勉便开口说道:“掌柜的,给我来一合五宝米。”
所谓五宝米,便是用大米、糯米、黑米、黑豆、红豆组成的杂粮。
寻常人家若是要买粮,少说也是买一斗,更何况是五宝米,东一合西一合的,也就五合了,哪有跑到粮行买一合五宝米的。
掌柜的似乎是觉得宋勉的做法有些过分,当即便拿着木瓢,有些不满的问道:“你说什么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