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山路不好走,他们村里的人出一趟山不容易,通常是一人出山,把左邻右舍要买的东西,都会捎回来。
所以被村里人孤立,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可要老张头改变主意,没那么容易。
关于怎么帮助章子坑的村民致富,着实让杨小玉头痛
要想有新发现,就得上山。
第二天,杨小兰和张子阳去山上砍树做烧炭用,杨小玉也跟着去。
章子坑的村民们,和畲背山的村民一样,大部分人家都有炭窑,靠山吃山,他们没有其他手艺,只能是靠着烧炭换取一些银子贴补家用。
烧炭一般用的是松木,也有少数人用的是坚硬的栎木,由栎木烧制的栎炭比较耐烧,也比较值钱。
砍的人多了,无论是松木和栎木,附近都很少了,得去远一些的地方。
杨小玉跟着他们钻过了一条山坑,她发现了挂满枝头的野生青梅。
她惊喜问:“这些果子除了这里有,别处还多不多?”
张子阳抢着回答:“有啊,到处都是,讨厌死了,生命力旺盛,树上又有刺,不小心碰到便会被划破皮,结出的果子酸得要命,全部掉在地上没人捡。”
杨小玉大喜:“到处都有是好事,这种果子是制作话梅和凉果的好东西,而且还可以酿制梅子酒!”
杨小兰道:“村里也有人这么说,可村里没有人懂怎么制作。”
杨小玉哈哈笑:“这些一点都不难,到时候我教你们就是!”
杨小兰和张子阳一齐看向她:“真的?”
“骗你们干什么?别忘了,我可是小仙姑!”
杨小玉嘻嘻笑,梅子酒她是知道怎么酿制的,她的师父手把手教过她,至于怎么制作话梅凉果,到时候她找个懂行的人进山教他们就是。
可有一个问题不好解决,梅子酒和话梅凉果,到时候销往何处?
她爹爹的店铺里可以收购,但是每家每户的手艺不同,做出的成品五花八门,良锈不齐,严重影响销路。
杨小玉想到的,杨小兰也想到了,她提醒杨小玉:“每家每户都做,这口味不一的,会不会难于找到买家,而且,制作这些要先投入银子,有些人家连买糖买盐的钱也没有。”
张子阳也补充:“制作这些成品,有时间上的限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有成效,要先投入,短时间内没有收益,质量难于保证,我看很少人会干。”
杨小玉道:“这个我也想到了,那就这样,到了梅子成熟的季节,发动村民们上山摘梅子,摘下的梅子按重量算钱,由你们收购,到时候运出镇上,我再找另外的人制作,要是销量好,收购梅子的价钱肯定不会差。”
张子阳高兴道:“这样的办法好,到了梅子成熟的季节,村民们便多了一项收入,光出力就行了,不用担心质量和销量的问题。”
杨小玉没有答话,心想这个张子阳脑瓜子也算转得快。
只是他这样说,是不是包括了他自己的想法?
要是他自己也这么认为,那他算是有点儿鼠目寸光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