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4章 “入坑易出坑难!”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质疑钦陵的当然是狄光嗣,钦陵听后,反问道:“是何条件?快快说来!你磨磨蹭蹭,莫非还是在拖延时间!”

    狄光嗣摆摆手,“非也,非也!使者此言谬矣!小子我认为,这次的所谓‘唐蕃赌局’一点也不公平!

    在我看来,吐蕃遣使单方面提出要在吐谷浑的河源赤水地区放马牧羊,这吐谷浑本就是大唐属国,我大唐当然不允;

    吐蕃就决定趁大唐无暇西顾之机,有所作为,便费尽心思想出三大难题,说什么只有我大唐成功pò jiě三道难题,吐蕃才不会继续要求在河源赤水地区牧畜;

    只要我大唐有一道难题没有成功pò jiě,我大唐就输了,就得允许吐蕃的无礼请求。

    吐蕃此举实在是趁人之危,用心不良,小人行径,难登大雅之堂!”

    钦陵见狄光嗣三言两语便将吐蕃的真实用心,暴露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面色很是不善,出言喝道:“你这小子不要以为大唐就你一个聪明人!你休要凭空污人清白,我吐蕃不是你说的那样!

    如果,此次赌局真的那么不公平,大唐又为何会答应呢?”

    钦陵的声音越说越低,底气很是不足。

    高台上的其他人听着狄光嗣与钦陵的一问一答,顿时就觉得这场中二人皆非凡品!

    为什么呢?

    吐蕃的用心,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能识破,明眼人也都知道吐蕃的要求不合理,大唐与吐蕃之间的赌局更是不公平。

    但稍微有点地位,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像狄光嗣一样,当着吐蕃正使的面直接戳破,让处于“攻势”的吐蕃下不来台,更有可能使唐蕃之间的关系彻底破局,一发不可收拾。

    谁也承担不了这个责任!谁也不敢去承担这个责任!可偏偏这个狄光嗣敢这么说,也敢这么做!

    至于钦陵,你怎么好意思说出“污人清白”这几个字的?

    你吐蕃是什么货色,你自己心中一点×数都没有吗?你驳斥狄光嗣几句也就罢了,你怎么还能有脸反问回去呢?

    果然自古以来,要脸的人都干不了“使节”这一行。

    钦陵没有理会众人异样的目光,在一句不是很有底气的反问后,终于说了句敞亮话,“小子,你有什么要求就直接说,不要拐弯抹角的;

    只要你提的要求不是太过分,我尽量答应就是!”

    钦陵再也不想和狄光嗣掰扯下去了,天知道狄光嗣这张“开过光”的嘴会说出什么话来!

    狄光嗣见钦陵难得爽快一回,一边点头一边对钦陵说:“既然使者如此爽快,我大唐就不客气了!使者请回头看!”

    狄光嗣用手一指,就将钦陵和高台上下的一干人等的目光都引到了高台一侧。

    原来,狄光嗣让太子李弘帮忙准备的东西,李弘已然备妥。

    包括钦陵在内的众人,顺着狄光嗣手指的方向望去,高台一侧的广场地面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几十个盛粮食的小釜;

    那些小釜,一个有将近三十升的容积,每两个小釜之间的距离为三尺,一列摆八个,一行也摆八个,共摆八行八列,计八八六十四个小釜。

    钦陵不解狄光嗣何意,开口询问道:“你这是何意?”

    其实,不光钦陵无法理解,就连帮忙准备小釜的太子李弘都不知狄光嗣到底意欲何为,更不要说其他吃瓜群众了!

    这不,你看,包括皇帝李治与皇后武氏在内的台上台下所有人,都忍不住将耳朵直直竖起,准备第一时间得到解释。

    狄光嗣环视一周后,开口解释说:“众所周知,我大唐自贞观朝以来,便‘以民为本’,重视民生,然‘民以食为天’,天下百姓无不以口腹温饱为足;

    所以,我若能成功解开第三道难题,就请吐蕃使者答应我一件事。当然,这件事应该也不会令吐蕃感到为难吧!”

    狄光嗣笑笑,接着说:“其实,也很简单!使者只需要在第一个小釜中放入一粒粟,第二个小釜中放入两粒粟,第三个小釜中放入四粒粟,第四个小釜中放入八粒粟,第五个小釜中放入一十六粒粟······依此类推,后一个小釜永远是前一个的两倍······一直到第六十四个小釜;

    不知使者以为如何?当然,如果使者认为吐蕃连‘这么点’粮食都拿不出来,就当我没说!

    吐蕃要是拿出‘这么点’粮食”都觉得困难,我大唐也不能看着吐蕃百姓饿死不是;或许等此间事了,还可念着往日交情相助一二!”

    “这么点”几个字,狄光嗣故意咬得非常重,所以他的后半段话,嘲讽效果极佳。

    钦陵听完,脸上顿时就挂不住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