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样子搞法终归不妥,泱泱大国,哪能以四处劫掠为生存之道。
因此当下便暗暗决定,把那什么印南半岛上的精铁全都抢了来之后,就及时收手。
就当是他们大言不惭,竟然让我大宋使臣去舔那什么狗屁神使脚趾头的惩罚吧。
蛮夷终究是蛮夷,竟然连那样的话都说的出口。
而且照王浩的说法,那个国家竟是由这些装神弄鬼的神棍把控着的。
难怪会时常被外敌劫掠,而且就那么一个山口,竟也不想着设几道关隘。
只是这劫掠为何要带着商贾一道前去,这点赵匡胤有些想不明白。
把劫掠来的东西以极低廉的价格转手卖给了商贾。
这不是白白便宜又他们嘛,自己造船去拉回来,岂不赚的更多?
“王浩呀,下次往那印南,就不要带着商贾相随了吧?朕可以令人多造几百艘水师战船出海。”
“万万不可呀陛下,有商贾随行,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呀。”
“这又是什么说法?”
这都贱卖了,哪还会有更大的利益可言?
“你想呀陛下,商贾得了那些东西之后,最后会被他们卖到何处?”
“自然是运回之后售于大宋百姓。”
“这就对了嘛。”
“这如何能对?那些东西,运回大宋之后,价格能翻上数倍,好处全被他们得了去。”
“不是这么讲的,商贾们虽是得了好处,但最大的收益者,其实还是官府。”
“嗯,继续讲。”
“臣打个比方,假设有一个商贾从海外运来价值一百贯的货物。
然后入港之后,他需要交一成的关税,随后他再运着这些东西穿州过府,到达京城售卖,期间大概又要交出两至三成的税银。
之后,买了那些货物的买家再继续转手,每转手一次,官府皆可从中收取税银。
最后,买家的买家又会转手,就那样转来转去,只要那东西仍在市面上流转,官府便可以不断的在那些货物上收取税银。这就是流通意义。”
“这个……这个好像不对呀王浩!”
此时的赵老大早已经听得满头大汗,按他的说法,这价值一百贯的货物,在市面上转来转去的,货物仍旧是那些货物,可这钱就算不拢了呀。
每转手一回,官府要从中抽税,商贾要从中获利,那这价值一百贯的东西,到最后岂不是成了天价。
“就是那样的,而且也不会就那么一直转来转去,不论这货物最后流去了哪里,或是被某人收藏,或是用作了他用,终究会有一个最后的归宿。
而到那时,那价值百贯的货物,才算是真正完成它作为一件货物的最终使命。
因此,作为货物,它的意义就在于流通,这就好比是一盆水,而我们大宋就好比是那个盆。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那盆水在盆中不断地流动,只要一直保持流动,那这盆水就不会腐臭。”
赵匡胤显然已经听糊涂了,什么流通不流通的,货物就货物嘛,还什么货物的最终使命?
但那运回来的钱却是实打实的,而且真的是从商贾们的口袋里抠出来的,并没有盘剥百姓的钱。
能在商贾的口袋中抠钱出来,赵老大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只是这小子又说那其中一船钱不能花,还要专门造一处仓房,把这些钱藏起来,谁都不能动。
先前还在夸夸其谈的说商贾家的地窖里藏的钱不是钱,而是国家的资源。
这一回头,自己反倒是要挖地窖藏钱了。
“那朕再问你,这……这什么?对,准备金为什么不能动?”
“顾名思义,所谓准备金,就是随时准备退还给商贾的钱,自然不能动,否则到时一旦支付不出商贾需要的钱,官府的信用便会崩塌,那交子也就流通不下去了。”
又是一个听不明白的话题,他那什么中央银行统筹各地钱庄票号的设想,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听明白的。
即便是三司衙门的那些老官吏们听了,也会听的一头雾水。
一张纸就能当成一百贯钱用,百姓们真的能答应?
以一当十的大钱百姓们都不乐意用,更遑论这区区一张纸了。
想说不妥,却又听他讲的头头是道。
若是真的能用纸钱替换成铜钱,那以后就真的不用发愁国库里没钱了,只要令人多印一些,就有用之不竭的银钱,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
要是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