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房殿、长秋宫
刘旭随着内侍走进他的母亲郑皇后的寝宫时,郑皇后此刻正坐在榻边抹着眼泪,刘旭的妹妹乐陵公主刘芷陪在一旁小声地劝慰着。
看到刘旭进来,刘芷忙对他说:“皇兄,你快来劝劝母后吧,母后从昨天到现在都没吃东西。”
刘旭走到近前道:“母后,我已经派兵赶去幽州了,皇兄他一定不会有事的,儿臣请母后保重身体,多少还是吃一点东西吧。”
郑皇后擦擦眼泪道:“你是何时派的援军,派了多少兵马前去幽州?”
“母后,我这边刚收到皇兄出兵的消息,就立刻命令李诚、石方等人率领六千骑兵赶赴幽州增援。”
“什么?才六千人马,袁绍出兵十五万去打你的皇兄。你就派出几千人马去救他,就这么点人马能起到什么作用?不行,你必须要再多派一些人马过去,还有你必须亲自领兵前往并州,将你的皇兄给我救回来。”
“母后,非是儿臣不愿意领兵前去救援兄长,只是儿臣担心,一旦我率军离开豫州,曹操很可能会领兵来攻打许昌。”
“你休要哄骗我,你手下有那么多能打的将军,留下谁不能守住豫州,为何非得要你亲自留下?我看你分明就是不想去救你的皇兄。”
郑皇后将不愿意救援兄长这个大帽子扣下来,刘旭被吓了一跳,连忙跪拜道:“母后何出此言,儿臣再不济,也不会对皇兄见死不救的。”
“那你答应母后,尽快领兵去救你的皇兄。”
见刘旭还是不肯答应,郑皇后抹着眼泪哭道:“旭儿,母后知道,你一定是觉得你父皇和母后偏袒你的皇兄,所以才不肯带兵前去救他是不是?”
刘芷在一旁劝道:“皇兄,你就快答应母后吧。”
刘旭心里暗暗叫苦,妈蛋,难怪汉武帝会立下规矩,说后宫妇人不得干预朝政。这想要跟她们讲道理,根本就说不通嘛。
刘旭无奈地道:“母后,儿臣答应你便是。”
“此话当真?”郑皇后闻言心中一喜,立刻止住了哭泣。
刘旭点头道:“儿臣这就回去和手下商量一下出兵的事宜。”
郑皇后转悲为喜,伸手扶起刘旭道:“旭儿,你要答应我,一定要将你的皇兄平安地带回来。母后向你保证,以后再也不让他带兵出去打仗了。”
“母后放心,我会将皇兄平安地带回来的。”
…
刘旭回到五柳居,立刻召集手下的文武官员商议。之后,刘旭做出决定。以陈登、贾诩、陈群、赵云等人留守许昌。
刘旭以陈宫、田从为军师,张绣、李信、满仓、徐庶等人为部将,率领马步军三万,辅兵两万,共五万大军经河内郡,前往并州增援刘和的大军。
临行前,刘旭派从事孙乾出使青州,说服刘备出兵攻打冀州。
刘旭率领大军渡过黄河,来到河内郡时,河内太守张杨亲自出城相迎。刘旭向张杨提出请求,一旦曹军攻打豫州,请张杨派兵相助。张杨爽快地答应了刘旭的请求。
刘旭在河内稍事休整,便继续统兵北上。
…
襄阳城、刺史府中,
曹仁坐在帅案之后,对坐在左右两边的文武官员道:“许昌那边有细作来报,袁绍发十五万大军攻打幽州,刘旭率五万人马前往幽州增援,眼下许昌空虚,正是攻打豫州最好的时机,我有意率领五万大军出征豫州,不知诸位觉得是否可行?”
坐在右手第一位的郭嘉微笑着点点头,趁许昌空虚之时,出兵攻打豫州,就是他向曹仁提出来的建议,早在刘和攻入并州的消息传来之时,他就预料到了现在的结局,并坐好了出兵豫州的计划。
坐在左首第一位置的主薄荀彧断然否决道:“将军,属下以为现在不宜出兵。”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这么好的机会,荀彧为何却要阻止出兵攻打豫州?
曹仁疑惑地道:“荀先生,许昌兵力空虚,这么好的良机,先生却为何说不宜出兵?”
荀彧:“将军,主公攻占了荆州之后,虽然拥有南阳第一大郡,辖下却只有不足三十万户人口,而且还是老幼妇孺者居多,主公攻打汉中,已先后征发了十万大军,五万辅兵,荆州各地驻守的正规部队再加上郡兵,也不下十五万士卒。如今的军队与人口的比例已超过极限,将军若是再向豫州大举进攻,不管胜败如何,荆州的百姓不堪重赋,都要起来zào fǎn了。”
郭嘉反驳道:“文若此言差矣,刘旭在徐、豫、兖三州屯田已久,在豫州储备了大批的粮草,准备攻打荆州之用。我军若能快速攻入豫州,可就敌之粮,以助军资,对荆州并无太多的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