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48章 凌夜在炒作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道学院的高材生将师门代代相传的五斗米教法印,无偿捐献给海省博物馆的消息,很快席卷了华夏。

    网络争相转发,海省府衙宋胜利高官见证的五斗米教法印捐赠仪式,以及专家论证法印为正品的视频。

    不过这一切都和凌夜无关……

    公开捐赠的仪式是由宋胜利的秘书罗海向凌夜提出来的,凌夜没有反对……

    实际上凌夜需要以这种公开的方式,与五斗米教道印脱离干系。

    虽然吴茜等人对他的这个决定非常不理解,纷纷打电话,说无偿捐赠无异于主动放弃了一座金山。

    不过凌夜非常清楚,那座金山看是看得见,摸却摸不着……

    终究是海市蜃楼……无须解释,理解的人自然会理解。

    而且,凌夜不仅是无偿捐献了五斗米教法印,还将他的所有法器,连同毛道长送他的那个密码箱,都呈现到摄像机前,供专家甄别。

    最终经过联合专家组认定,《道藏经》和《黄门精要》,还有那件金丝银线的道袍都是老物件,具有历史文物和道门传承的双重价值。尤其是对那两本书,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从未发现的华夏道门典籍孤本”。

    这三样东西,毫无疑问,也被凌夜,无偿捐赠给了海省博物馆。

    至于曾经被崂山派道士挂念的香炉,还有阳县的陈道士和毛道士见过的两把木剑、罗盘、墨斗、锁魂钉、灭魂钉等物,则被专家们认定为新的法器。

    得说一句,不是所有的专家都眼拙,实在是这些东西凌夜觉得对自己有用,预先做了点小动作。

    另外海省博物馆,也没有亏待凌夜……赠送了凌夜,一张终生免费参观的“贵宾卡”,还有无偿捐赠的荣誉证书……原本还有高达万元的货币奖励,被凌夜拒绝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凌夜这种“无私”的精神,毫不意外地,博得了陪同他参观博物馆的,海城博物馆馆长的高度评价。

    相关视频公之于众之后,凌夜有些意外地在网上蹿红。

    大抵上是毁誉参半……赞扬的有,说凌夜傻的也不少,怀疑的人也很多。

    还有差不多百万人,认为是凌夜在“炒作”……

    道学院的学生嘛,毕业之后除了当道士,很难找到其他高薪工作。

    至于说道士,华夏的传统,道士和和尚不同……乱世,和尚关门避祸,道士下山救人;盛世,和尚开门圈钱,道士归隐清修。

    凌夜就读道学院,将来十有**要从事“道士”这个职业。按照正常情况,现在的华夏是盛世,凌夜应该归隐清修。

    华夏早期的隐士,都崇尚自然无为,布衣陋室,安贫乐道。

    不过后期的隐士,大多是“待价而沽”的官迷财迷,既要利还求名,隐也隐得轰轰烈烈……

    比如自命清高,放情山水的孟夫子,在献给张阁老的诗中,就有“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直白;进呈天子的诗中更是有着“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冲天怨气;

    梅妻鹤子的“和靖先生”,自诩是“观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的隐士,选择的隐居地却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小孤山;

    大气磅礴宣称“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的桃花庵里桃花仙,听到王爷的一声召唤,也毅然决然的抛弃妻子前往投效……

    就读道学院的凌夜,无疑难以和这些前贤相提并论……如果学习成绩好,能考上京燕大学,怎么会去读道学院,是不是?

    不过呢,当道士也有发家致富的捷径……

    现在的华夏,有权的和有钱的,都相信佛,相信风水。

    信佛当然是去寺庙,相信风水,则往往是请风水大师。

    这两类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不差钱,通常来说,自然都不太会注意一个道学院的学生……请风水师,当然是请名气响的风水大师。

    至此,凌夜看似“淡泊名利”的相关的视频,真实目的也就不言而喻,呼之欲出了……

    高调宣扬“高材生”,无非是在为毕业之后的“事业”,提前“造势”!

    那些人甚至直接感叹,现在的年轻人,都了不得……小小年纪,不将精力放在学业上,心机都用在了“经世”上了……

    这些评论和感叹,怎么说呢?至少道士和和尚,都不会认同所谓“盛世”“乱世”的论断……

    起码,盛世,不论是和尚还是道士,都要穿衣吃饭;至于乱世嘛,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遁入佛门就能避祸,上个世纪的金陵,也就不会血流成河了。

    凌夜当然也会看到那些评论,却没有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