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平安无事,大部队很快抵达梁山。这次上山的人口不少,钱粮物件更多,山寨的船只全部都开了过来,兀自杯水车薪,看进度,这活儿怕是要干到下午。
好在这种事有水军和文官负责,王庆带着祝、扈诸人直抵聚义厅,给众好汉引荐新上山好汉。
祝彪一改往日的傲慢,见到宋万、杜迁,他纳头就拜,真诚请罪。
宋、杜二人都是和善性子,平生不与人争。眼见祝家人全部上山,以后都是自家弟兄了,便很大度的一笑泯恩仇。
祝彪见二人连句重话也没说,心中感慨万千。
要知道,宋万、杜迁身上的伤,全是他一鞭一鞭亲手抽出来的。他知道自己下手有多狠,当时嘴里不干不净的,也没少羞辱二人。
宋、杜二人要是态度蛮横。或者神情冷漠,他请个罪作个形式就算了。那会儿各为其主,打了就打了,算个锤子事。
可二人如此豪爽热情,他心里反倒愧疚起来。
换作自己是宋万,就算不当场发作,也得冷嘲热讽几句吧。看着二人包扎得跟木乃伊一样,脸上却绽放着真诚的笑容,他愈发的过意不去,再度拜倒在地。
祝朝奉在一旁看了,心中唏嘘不已。自己这个顽劣幼子总算是长大了。不经事,不成长。祝家今日之劫,看来也并非全是坏事。
众人在聚义厅坐定,王庆发现了两个新面孔,一问,才知是朱武和陈达到了。
二人上山以后,听说史进陷在了祝家庄,尽皆大惊,着急忙慌的要去救人。才走到山脚下,军中报捷的喽啰飞马赶到,禀告军情。听说史进得救了,二人渐渐平静下来,安心留在山寨等待大军凯旋。
王庆打量二人相貌,那陈达长相粗莽,身材比例倒是极好,双腿极长,一看就是那种孔武有力的草野壮汉。
朱武面皮白里透红,容颜俊逸,一举一动都带着读书人的风雅斯文。
王庆对朱武十分看重,初次见面,不免要多攀谈几句。
朱武见王庆如此尊重客气,心中亦喜。
叙礼完毕,王庆带新到头领去香堂盟誓结拜,亲授头领之位。
少华山四杰,每人都领到了一个头领的位子。陈达、杨春其实不太够格,能够当头领,多少是沾了史进和朱武的光。不过二人身体素质都很不错,让张望教一教,纠正一下错漏的基本功,以后作个偏将还是可以的。
祝家庄这批人,栾廷玉率先得了一个头领之位。按照王庆的想法,祝朝奉也当个头领,至于祝家三杰,就先从头目做起。按说以祝家三兄弟的武艺,都够资格当个头领。这哥仨在民间不是一般的桀骜,拽地和神仙一样,若是不压一压他们的性子,早晚会闹出事来。
这么分配一点问题也没有,祝家和扈家不同。扈家勉强算是梁山的朋友,祝家却是梁山的俘虏,岂可一概而论。
王庆刚刚提到祝朝奉,老祝头就开嗓了:“小人无才无勇,不堪大用,只求在山寨作一小卒,心愿足矣。至于头领之位,德才不济,万不敢当。”
王庆以为他是客气,相劝再三,祝朝奉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死活不肯松口。
在祝家交谈时,王庆说让他当个头领,老祝头欣然答应,好生畅想了一番未来,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不料才一上山,老头就变卦了,真真是为老不尊。
这些老家伙的套路,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宿严上山时,死活不当头领,为的是给俩儿子搏个身份。
祝朝奉有三个儿子,做得就更绝了。他不但不当头领,连头目也不作,咬死了就要当个马前卒,谁也劝不动。
王庆无奈,只得应允了他,随即授予祝家三子头领之位。
本以为祝朝奉要代儿子们推让一番,不想他转过头去高声说道:“你哥仨还不谢过寨主恩典?”
对老爹的套路,祝氏三杰了解的相当透彻,谢恩谢得那叫一个痛快,诚恐王庆收回原话,几句就给把路堵死了。
王庆看得直欲揍人。
地主家的男人,就没一个好东西!
扈家就没这么多波折了。扈成才能出众,扈芸武艺超群,当个头领绰绰有余。
扈太公却没有祝朝奉的本事,让他当头领的事,王庆连提都没提。扈家人也没什么不满,就自家太公这两下子,不当头领是理所当然的,给他当头领那才是要出事了。
扈太公还挺乐呵,对祝朝奉说:“你这厮自诩本事过人,一向瞧俺不起。如今上了梁山,怎么不见你威风起来,咋和俺一样,都是个喽啰?”
祝朝奉都懒得搭理他。
独龙岗三庄,祝朝奉和李应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