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卷第2章 廷议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冯山坐在自己的后衙之中处理公文,墙角处摆放的几盆盆栽,因为太久没人照料,都有了一些凋零的趋势。

    自从上任章城知府以来,他才知道,这政务上的事情远远没有自己想象之中那么简单,说穿了,山城终究只是一个县城,而章城,却是整个胶州的首府了,章城之中不说别的,就是张家偷了李家的鸡,王家顺走了蒋家的牛这种芝麻案件,就比之前在山城的时候多出来不知多少。

    冯山放下手中的笔,伸了个懒腰,旁边的师爷便走上前来:“老爷,可要再沏上一壶茶?”

    冯山摆了摆手:“不必了,出去走走,透透气。”

    师爷低头称是,跟着冯山便走到了后花园之中。

    “这章城真的是政务繁忙啊,也不知道我这知府能不能做得称职,如果做不好,可是有负皇恩啊。”冯山感叹道。

    “老爷自从接任以来,兢兢业业,做得很周到了,就是较之上一任知府,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冯山一肃:“师爷不要在背后议论他人,我只做好我的便可,至于和其他的官员,和前任的官员,没有那比较的心思,只是感觉到皇恩在上,压力有些大罢了。”

    师爷笑道:“城里的百姓都称赞您是青天大老爷呢,不过想来也是,如果老爷你不是这种勤奋爱民的好官,又怎么能从山城升迁到这里来呢?”

    冯山哈哈一笑:“我能够来到章城,也不是全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在山城,遇到了贵人,那贵人帮衬我,我才有今日。”

    师爷道:“老爷说的可是那前些时日刚刚被逐出唐家的唐渊?”

    冯山微笑颔首。

    师爷不解道:“老爷对那唐渊如此赞赏,可为何唐家却说他不忠不孝将他赶出了家门呢?”

    冯山叹气道:“想必其中另有原因吧,唐明远突然暴毙,唐渊远在山城,连前来尽孝吊唁的机会都没有,便草草葬了,我觉得此事另有蹊跷,回头还要差人查一查为好。”

    师爷规劝道:“老爷,这事水太深,恐怕牵扯到……”

    说着,师爷往头顶指了指:“所以这件事,老爷你还是装作不知道,息事宁人的好,至于唐家,他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只要按时纳上税银,老爷您还是有功绩的。”

    冯山摇了摇头:“只是这样,总觉得有些对不起唐渊,毕竟他之前已经成为唐家的少家主了,想到他从一个寒门家族的少家主一夜之间变成了平民,我还什么都帮衬不上,心里总是有些过意不去啊……”

    师爷道:“老爷,您重感情,可下官斗胆多言,明哲保身,才是为官之道啊……”

    冯山瞪了一眼师爷:“这等话,以后不要再提,如果为官者全都明哲保身,那社稷又当落在谁的肩膀上?黎民百姓吗?陛下自己吗?”

    师爷急忙嘘声:“老爷,慎言啊……”

    冯山也不与师爷分辩,便见到门外走进来一个衙役,双手呈上一封信:“老爷,山城那边来的信,说是必须亲手交给您。”

    冯山疑惑地接过信笺,只见信笺上写着“冯大人亲启”五个大字,没有落款,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出来是谁写的。

    冯山拆开信笺,看了两行,便将信装回信封之中:“你们都退下吧,我这里不需要照应了。”

    师爷和衙役纷纷告退,冯山走回自己的书房之中,重新阅读起信来,越是往后看,眼睛睁得便越大,他翻来覆去将整封信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才将信放在烛火之上烧掉,瘫软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仿佛整个身子都被抽空了一般。

    “看来,是要变天了……”

    ……

    ……

    二月十五,半月一次的朝议如期结束之后,大宁皇帝征和帝便将内阁大臣和三个皇子叫入了议政偏殿之中。

    征和看着众人,冷声道:“三皇子,把你在胶州的所见所闻都说上一说,给众位听一听。”

    李瑱相闻言,便将自己在山城的所见如实做了汇报,着重点当然是在西峡谷的工事和采石场的冷清之上。

    征和显然是早就听过了李瑱相的汇报,表情上没有什么变化,而其他大臣听到李瑱相的汇报之后,纷纷变得神色各异起来,尤其是太子李瑱明看向李瑱相的眼神之中,更是带着几分怨毒。

    征和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你们说说看,现在应该怎么办。”

    “陛下。”户部尚书李盈道:“太子殿下虽然勤勉有加,但修葺关隘要塞之事牵扯繁多,终究是难为他了,臣以为,太子殿下恪尽职守,但对于一些事情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一些时日锻炼,如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