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石碣村吴用就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和三阮以及公孙胜细细说了一回,几人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想到官兵来的如此神速,晁盖他们险些被包围,喜的当然是有惊无险,还多了叶灵这个核心首领出来。
三阮都是实心汉子,看到叶灵又讲义气又有实力,自然是衷心拥护追随,而晁盖其实也是个实在人,要不然也不会被宋江随意玩弄于股掌之间,因此也没二话,至于刘唐就更不用说了。
叶灵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知道这支队伍他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唯一还没能彻底收服的就只有入云龙公孙胜和智多星吴用两人了。
这两人在原剧情中就分别是梁山的正副军师,位居第三第四的绝对核心位置,当然都是聪明人。
而这聪明人心眼多,心思活,自然不容易死心塌地的对人效忠而总是不停权衡比较,俗话说秀才zào fǎn,三年不成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做大事精兵良将当然很重要,但是智囊团也绝不能缺,历史上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刘邦没有张良萧何,曹操没有荀彧郭嘉,刘备没有诸葛孔明,孙权没有周瑜鲁肃,李世民没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的话,就算手下猛将再多又焉能成就霸业?
就连闯王李自成这种只当了几十天皇帝的草头王,也是在重用了读书人李岩之后才一改草莽本色,真正脱颖而出的,最后失败的原因同样也是因为他进了北京城之后志得意满,不听李岩的劝谏甚至逼他自杀,然后他很快就一败涂地。
因此你要是只想做个黑道大哥,带领几千甚至只是几百人小打小闹的话,只要有几个能打能杀的将领和一群忠心手下就够了,但若是想成大事,则必须要有聪明人辅助,而且越到后期需要的读书人就越多,马上可以得天下,但马上绝不能治天下。
所以叶灵明白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把这两人彻底收服,以组成将来智囊团的班底。
不过这两人都是聪明人,不是单凭义气和银两就能搞定的,必须要有的放矢才行。
对此他也已经考虑过了,首先是吴用,他和绝大部分人都不同,对钱,对权其实都不是很看重,唯一在意的事情就是能够一展抱负,名垂青史。
只不过他屡试不中,眼看三十多了还一事无成,而且他又不屑和那些只会舞文弄墨死读书的酸儒们打交道,只能做个乡村老师混日子了,但是他心中那团火却从未熄灭过。
因此他平常不和文人打交道,反而都是和那些诸如晁盖三阮等江湖豪杰来往甚密,因为他不过是静待一个机会而已。
所以这次他才积极互动的筹划生辰纲的事件,而且后面虽然危机重重,他却不仅不惊慌害怕反而兴奋起来——他这种人就是喜欢乱世,太太平píng fǎn倒显不出他的本事来。
叶灵对此是心知肚明,他趁着众人忙碌着准备迎战的当儿找了个机会凑到吴用身边道:“学究先生,交浅言深,我若是话说错了还望先生勿怪,不知先生将来有何志向,可愿和小弟诉说一二?”
吴用心道,我的志向说出来恐怕吓死你,以我的才能就算做个州郡太守,三四品大员都有些屈才了,如今和晁盖他们一伙儿绿林豪杰折腾闯荡不过是没办法的办法,权宜之计罢了。
但是他如今确实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个年代文人最重要的还是看“文凭”——也就是秀才举人进士然后一步步做官升上去这一条康庄大道,其余的什么权谋计策之类的都是“歪门邪道”罢了。
而他偏偏在康庄大道上只迈出了第一步——一个小小的秀才而已,但是在歪门邪道上却是越走越远,按照如今的世俗观念他也只不过是个有点鬼点子的没用文人罢了,其未来出身要么是去官府做个师爷之类的幕僚,要么是黑道势力做个军师,而这显然都无法满足吴用的“野望”。
所以他只是谦虚道:“有劳叶兄动问了,吴某只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已,念在和晁大哥等人的兄弟义气上前来相助,哪里还有什么志向一说?倒是叶兄年纪轻轻就有此壮举,恐怕将来志向非小吧?”
叶灵淡淡一笑:“还好,小弟将来不过有大中小三个愿望而已。”
吴用笑道:“叶兄绝非池中之物,这愿望自然也小不了,小生愿闻其详。”
叶灵徐徐道:“在下的小愿望就是统一这整个江湖势力,中愿望是推翻腐朽的大宋朝,统一中原,而大愿望则是驱逐东西南北四处蛮夷,统一天下,不知先生有何见教之处么?”
只听“吧唧”一声,吴用手里的扇子已经跌落在地了,脸上也是充满了不敢置信的神色,他本以为叶灵最大的志向就是统一江湖势力——这其实已经很大很夸张了,更多只是年轻人的不知天高地厚罢了,但他万万没想到叶灵最小的愿望就已经是统一江湖了。
而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