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仔细琢磨转念想来,赵昶会有此改变却也不奇。只看刘备做的那两件事:借车给倾盖不相识的士子,因其孝行、为厉风俗而恕免贪赃吏员的罪行,并倾尽身上的钱财与之,前者是义,后者是仁,皆是士人追求的美德。
设身处地,如把刘和放到赵昶的位置上,在亲眼目睹了刘备的举止行为之后,刘和恐怕也会和赵昶一样,不由自主地改变对刘备的观感,对他产生好感。
从车上下来,赵昶看到了出县相迎的刘和,上次离县时他刻意与刘和保持距离,这次却与刘备同行,快步来到刘和面前,长揖行礼,说道:“劳将军出迎,昶诚惶诚恐。”
从行刘和出县的田丰、公孙度、徐荣等俱觉奇怪,公孙度忍不住开口说道:“前番君与刘功曹离县时,将军亦亲相送,彼时君高坐车中,如同未见,今时却缘何当面谢之?”
“彼时不知将军贤明,故有失礼,今时乃知也,岂能再失礼?”
“缘何彼时不知,今时乃知?”
“吾闻朝有仁义之臣,则上必有贤明之君。贵府功曹刘君,仁义之士也,昶由此知将军是贤明之君。”
刘和亲把他搀起,哈哈笑道:“玄德固仁义之士,我却不敢自称贤明也。”
他又瞧见跟在刘备身后的简雍手上拿了几个风车,又见牵招从刘备所乘之车的车室内取出了两个竹马,此皆孩童游戏之物,微为之奇,指着问道,“玄德,你是从哪儿买的?怎么带了这些物事回来。”
简雍高冠带剑,一副士子的打扮,手里却拿着几个花花绿绿的风车,牵招雄壮魁梧,昂藏丈夫,而却一手提矛,另一手各拿着一个十来岁孩童乘玩的竹马,落入诸人眼中,不免让人觉得好笑。
徐荣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牵招难为情地红了脸皮,回手把竹马藏在身后。简雍却是无所谓,他生性旷达不羁,非但没有在意徐荣的失笑,还笑嘻嘻地把风车举起,迎着风晃了两晃。
刘备正要回答刘和所问,赵昶抢先替他说了出来:“此数物是居庸县的孩童所赠。”
“居庸县的孩童所赠?”
“昶与刘君行县,至居庸,路遇饥民,刘君怜之,把自带的干粮分给了他们,事情传出,县人传颂。当我等稽检过此县的赈粮情况,离县继之南下缑旄县时,县里的孩童把我等送到县界,问我等何时归来,说待我等归来时再来相迎,而当我等归来时,却比刘君与孩童约定的日子早了一日,刘君不愿失信,因此我等在居庸县的界外夜宿了一夜,次日方才入县界。孩童们果来相迎,闻得刘君为不失信而在界外野宿了一夜,诸孩童感其诚信,遂以此数物相赠。”
连对孩童都不肯失信?为了不失信给孩童,宁愿冰天冻地的在野外露宿了一夜?
田丰、公孙度、徐荣等俱皆惊异,齐齐看向刘备。
刘备从容不迫,笑道:“备年少时也好玩竹马、风车,得孩童们此数物之赠,不觉忆起少时的简单欢乐,只恨人生无返程,只能前行,无法重回昔日了!”
借车、因孝宽恕贪吏之罪,刘和都有办法对付,可不失信于孩童?刘和却真不知该怎么才能胜过刘备了。
回到将军府,刘备把车、马还给刘和,一脸感激地说道:“多谢兄长遣人送车给备,用这么神骏的善马给备驾辕,备实不安。”
刘和注意到牵招频顾韩家的那匹胭脂枣红马,虽然自刻意地压抑,却难掩喜爱不舍的神色,心知他定是喜此马之神骏,笑道:“红粉送佳人,良马赠烈士。我已有绿螭骢,此马用不上,正合赠予贤弟。”
“这怎能使得?备昔在家时常见良马,可能与这匹胭脂枣红马相比的却是不多。兄长之赐,备不敢受。”刘备的家乡涿郡边本身就产马,边儿上又多是产马之地,常有马商来往,他见过的良马着实不少。
“你我虽非同产,情逾骨肉,一匹马算得什么?我说送给你就送给你,不要推辞了。”
“那…那…尊者赐,不敢辞。既然如此,备就收下了。”好马谁不喜欢?见推辞不得,刘备高高兴兴地应下了。
牵招、简雍闻言,亦均面现喜色。
牵招好武,也是知马、爱马之人,韩家是上谷一等一的大豪,族长韩盛用的这匹胭脂枣红马自非是寻常良马可比的,虽然因为常年受拘束于车辕之间而损了些英俊之气,可只要调养得当,早晚能再恢复过来的,他一见之下就喜欢上了它,此时见刘和把它送给了刘备,也就是说他可以随时骑上一骑,怎能不欢喜?
冷兵器时代,一匹好的战马对一个武士来说是意义非凡、可遇不可求的,如果说一副好的精甲能增强武士的防御力,那么一匹好的战马就能大幅地增强武士的进攻力,两军阵中,两人交锋,如果其中一人驱乘的是良马,那么不管是在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