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一十章 独立,从大学第一天开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50年代人的爱情是单纯的,他们一走就是一生。

    60年代就过得比较压抑,一直在饱受惊吓,爱情也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人们获知的方式,是一些革命小说里的“虚假爱情”。那是一个禁欲的时代。

    70年代爱情严重扭曲,极端禁锢,当成了是洪水猛兽。男女暗生情愫,恋爱了,便会视为生活作风不好。青春对人的生命来讲,灵魂可以激动的时刻,本身就很短暂。

    80年代开始觉醒挣扎,对尊严与价值的呼唤,对物质生活与平庸人生的开始不满,是理想主义的。

    在物质和精神这对立的价值的框架内,会勇于选择精神这一边,批判物质。

    而直到90年代开始确实浮躁了,已经严重物化,很难相信有完全无私真挚的感情存在。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增强了人们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价值观。

    理想主义被减弱,激情渐渐消解,更关注的是个人生存。

    物质生活成为了唯一的存在,变成了最终经验。

    “过日子”“婚姻”成为了目的,无论日子是美满的,还是不美满的。都得认同,并且去接受—“生活,就是这样。”

    这就是张鹿的父母。能理解吗?都能理解。有错吗?也没错。

    张鹿不想去想她和胡鸢的未来会如何,那是没法预料的。到底要留什么后路?

    有这样的想法,都没法好好过了。

    ……

    临走前,张父拿了3000块钱给张鹿,放进了她背包里面的暗格里。

    “小鹿,出去上学,花钱不要大手大脚的,省着点花。”

    “爸,我有钱,不用。”

    张母:“拿着吧。”

    张父:“爸知道你有能力,也知道你自己挣钱了,哎,你这次考上了大学,很争气,咱老张家,这辈子就没出过一个文化人。今天说什么,这上大学的费用,也得我们来出。”

    张母:“可不是露脸?你们老张家这一代,就小鹿一个姑娘,最有出息。你说,生那么多儿子有什么用?不孝顺的,把你活活气死。还不如一闺女了!”

    张父脸色难看。

    张鹿知道,张母是憋屈了太多年了,奶奶家一直说着,生女儿无用,得生儿子,不然的话,张父这一脉就断香火了,一直以来的刻薄对待。心里这怨气一时半会是消不了。

    奶奶家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是根深蒂固,没辙啊。但是也不能怪他们啊。

    如今各过各的,也碍不着什么事儿,张鹿就看了一眼张母,示意别再说了。

    张鹿:“爸,不必这样,你们留着用,不够钱的话再跟我说。还有不用想着我上大学的学费,房子也要装修了,你可得看着啊。妈,不懂。你那份工作就别做了吧,想工作,就回来找点轻松的一点的活。”

    其实房子交给艺魂,他们两老不在都没关系,也能安排的很好。只不过想给父亲找点事做。

    张父还是坚持,这他女儿,必须他来培养。上大学的钱,必须他来出。态度,斩钉截铁。

    张母:“你有本事了,爸妈心里高兴,你自己的钱呢,你就好好留着,自己要多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多买点好吃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也帮不上你太大的忙了。生活还是过得去,不用太担心我们。”

    张母说完眼眶微红,张鹿了解,父母什么时候觉得他们老了,就是帮不上你的时候。

    张鹿此时也快哭了。

    “爸妈,别这么说,我受不了。国外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靠自己赚钱交学费,生活费也自己承担,这个不是你们应该的。你们养育我那么大,已经够辛苦了,以后换我孝敬你们吧。从今天开始我就独立了。x市那么近,我每个月都会回来的。”

    张鹿活了两世,已没法觉得理所当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从背包里拿出那3000块钱,交还到张父手中!这些钱,是父母一点一点的挣来的,他知道来之不易。

    平时张鹿交给母亲的钱,他们都给她存着,舍不得花。

    “好孩子。不过有一点,你一定要记住,你处朋友,爸妈不反对,但是一定不能荒废了学业。”

    “我懂。”

    接下来张父母又嘱咐了几句。

    到了约定的时间,胡鸢的电话就来了。

    “上来搬东西,可以走了。”说完张鹿挂了电话。

    刚才还说不让她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