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13章 众叛亲离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韦尤与高顺一番长谈之后,便到广陵去见了陈登。

    高顺在平定兖州的时候,曾经出面替吕布求情,韦尤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是让他扩充陷阵营,可见对他的信任和倚重。

    自从韦尤入主徐州以后,就对陈珪、陈登父子俩信任有加,不仅分别以为东海太守、广陵太守,而且将徐州精锐数千丹阳精兵交给了陈登统领。

    陈登奉命出任广陵太守,赏罚分明,恩威并济,使得广陵松弛的吏治顿时为之一振。

    为了随时准备出兵淮南,他成功化解薜州武装,转为己用;然后开始一面勤练士卒,一面大肆地打造战船。

    同时陈登注重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不到一年,使广陵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百姓深服陈登之治政,对他既很敬畏又很拥戴。

    “如今的广陵民富兵强,能有今天,元龙可谓是居功至伟!”

    韦尤见到广陵一派热火朝天的情景,大为欣慰的道:“我准备最近几个月出兵平定淮南和江东,你怎么看?”

    他一早就对陈登提起过,若有机会就渡江平定淮南、江东,才会将徐州数千丹阳精兵交给陈登,并让陈登打造战船随时准备渡江。

    陈登钦佩地道:“大将军深谋远虑,很早就料定孙策必然会攻取江东,然后再找机会脱离袁术,果然如此!”

    停顿了一下,他又道:“袁术称帝,孙策趁机脱离了袁术,眼下正是攻取淮南之时。”

    韦尤任陈登为广陵太守,曾经跟他分析过淮南袁术的情况,现在看来,倒像是韦尤未卜而先知。

    孙策一离开,袁术的势力顿时大减,加上他一向骄奢淫逸,以致于渐渐地众叛亲离。

    袁术让来投靠他的吕布驻守在寿春,帮他抵挡北边的韦尤,他则是往南退到了合肥。

    “袁术成不了什么气候,我只担心袁术、孙策与曹操、刘表联合起来。”

    韦尤略有担忧地道:“单凭他们任何一个势力,现在都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威胁,可一旦他们联合起来,那就绝对不能小视了。”

    他知道袁术成不了大事,才没有急着对他下手,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自然要将袁术彻底解决。

    韦尤对赤壁之战很熟悉,当然不想重蹈历史上曹操的覆辙。

    陈登见他眼光独到精准,处事冷静又谨慎小心,不禁暗暗地放下担心,笑着道:“大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正好我向你推荐一人,或许可以打消你的疑虑。”

    说完之后,他立刻为韦尤引荐了一个人才陈矫。

    陈矫本姓刘因过继与母族而改姓陈,早年为了避乱曾在江东一带居住,当时孙策和袁术都曾经礼聘过陈矫,但是陈矫都没有应命,决定回到故乡广陵居住。

    广陵太守陈登邀请陈矫出任郡功曹,并吩咐陈矫到邺城去,陈登听说邺城有人议论,对他的评价并不太好,就想请陈矫去趟邺城,为他打探消息再来汇报。

    陈矫应命来往邺城一趟,回来告诉陈登说听到邺城的言论,都认为您为人骄傲自大。

    “这些事,我也听说过!”

    韦尤此前没有见过陈矫,听到他们说到这件事,不由笑道:“元龙一向都性情高雅,自然不会将庸俗浅薄之人放在眼里,这本来就是无可厚非,又有什么好加以指责?”

    稍稍一顿,他继续道:“还有人说我对元龙父子太过信任,不是好事,我并不觉得,便对他们说如果陈元龙他想要自立,就不会迎我入主徐州,既然迎接我入主徐州,就断然不会再有二心;如果我连他都无法信任,又何以相信诸位领兵在外的将领?”

    韦尤在各地都布有耳目,邺城的事自然很清楚。

    陈登感慨地道:“大将军胸襟似海,令人心折!”

    对于这事,他有所耳闻,本来担心在广陵太得民心会引来韦尤的猜忌,倒没想到韦尤如此信任。

    陈矫得知韦尤派他前往荆州说服曹操、刘表一起征讨袁术,以免袁术、孙策与曹操、刘表结盟,欣然答应。

    在他前往邺城这段时间,听说了韦尤不少事迹,心生向往,此时听到韦尤对陈登所说的这番话,不禁更是感到大为折服。

    就连陈矫都是心下难平,更何况是当事人陈登。

    陈登听到韦尤如今已经在冀州训练了两万水军,佩服之余,也有担忧的道:“从冀州前往江东,恐怕不妥,一来绕海的风险太大,二来士卒可能难以适应……”

    从冀州到扬州千里迢迢,相隔甚远,不仅路途上会有危险,而且很可能不适应环境。

    “这倒是我考虑不周全,如果不是元龙的提醒,恐怕会让许多将士因此而无辜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