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线索------
“现在回想起来,他们似乎压根没打算和咱们合作,仅仅只是想‘送’我们一批huǒ yào和包装箱罢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这里头没有阴谋才有鬼嘞!”
“你现在倒是想得明白。”于辰再心中吐槽,同时暗想,或许,送黑huǒ yào也只是表象,根本目的在于,有个合法合理的理由,将这批黑huǒ yào送入境。
只不过,他们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坑这家爆竹厂?亦或者坑眼前的郑志成和他负责的采购部?
看着不太像。
虽然这批黑huǒ yào,是以他们采购的名义通关入境的,但既然已经在海关失窃……那么,无论如何,也没法将责任推卸到他们头上才是。
再说,虽然缴了关税,但毕竟货还卡在海关,并未上路运输,因此他们损失的钱财也相当有限。
还是,想要坑海关呢?
也不太可能,海关在本案中扮演的是“受害者”身份,危险品失窃,个别人,比如仓库保管员等,肯定要接受一定的惩戒,背个失职的责任,但顶天了也就被记个过,扣扣奖金和绩效而已。
这么看来,对方将黑huǒ yào弄入境的动机,恐怕,是警方最不情愿见到的了……
早在接手本案的时候,许乙铭就强调过,虽然黑huǒ yào的威力并不大,归属于民用bào zhà wù的范畴,但这个不大,也仅仅只是相对而言的。
要知道,数百年前,这玩意儿,还是战场上的大杀器呢。
1.4吨的黑huǒ yào,做点处理,足以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尤其是在新安这座人口密度极大的城市。
至于对方为什么选择黑huǒ yào,而非黄huǒ yào或其他威力更大的zhà yào的原因,恐怕在于“监管力度”这四个字。
作为民用bào zhà wù,监管虽然严格,但它依旧具备相当的市场,只要手续合理,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入境、运输。而其他bào zhà wù则不一样,不属于民用范畴,自然严禁私人和企业持有、买卖和运输。
而,量要大到一定程度,又是严格管控的wéi jìn pǐn,想要依靠走私的路子整进来,可不那么容易。
因此,估摸着,对方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无奈的选择黑huǒ yào了。
只不过……1.4吨黑huǒ yào,对于生产制造而言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要用在其他方面,可就是个让人惊恐的量了。对方弄这么多黑huǒ yào,究竟想干什么?
于辰越想越心慌,渐渐地,连表情都难以控制住,只得赶忙开口,严肃的问道:“郑先生,请问,当初与您接触过的那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叫什么名字?”
“名字真记不得了,一大串呢,”郑志成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压抑。
他原本心里就慌得一批,打算及时止损,只不过脸上还能勉强保持淡定,语气还能勉强保持平静,但这会儿,或许是受氛围影响,他也再绷不住了,脸上冷汗潺潺,将他这会儿的心境暴露无遗。
他拼命的回忆,一边想一边描绘:“只记得,他和咱们没有多大的区别,一口普通话不说多么标准,但也很流利,就是带了点口音……”
“身高……和我差不多,一米七出头,具体的说不准,瘦瘦的。脸上……脸上……啊,鼻子有些塌,还有点歪,三角眼……好像又不是,哎……”
“您别着急。”袁友冲皱了皱眉。
很显然,郑兴志对那家伙的记忆,已经不那么清晰了,如果再次见面,肯定能一眼认出来,但这会儿要让他描述,则无疑是个很大的难题。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他越是回忆,或许,记忆中那人的特征便会愈发模糊,甚至不自觉间,将其改的面目全非。
毕竟,受限于记忆机制,神经中枢是具备很强的“脑补”能力的,着急的情况下,脑中很可能便会直接“脑补”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征上去,而这个脑补的过程,他却并不自知,从而给出完全错误的线索。
因此,在这种时候,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答案,实际上,才是警方想要的,想的越久,偏差便越大。
但郑志成总归没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即使平时看的书多,恐怕也会忽略这个道理。
没办法,袁友冲只得再次引导道:“他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
“短发,”郑志成说:“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发型,具体的我也想不起来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