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519 保健组的集体决策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孙主任和郑仁敲定了明天一早患者二期手术的事情后,转身就走了,这份红包来的可以说是极为实惠。

  回到更衣室,郑仁没有着急换衣服,而是来到了小吸烟室,点燃半根紫云。

  深深的吸了一口,整个人都精神了几分。

  事情太多,人手太少,每天疲于奔命。

  这是几乎所有心里还有上进心的医生的基本生活状态,而且郑仁还要比他们多了一点优势——谢伊人不会因为相聚的时间少而找郑仁吵架。

  一般三十岁左右的医生,基本每天工作时间在8-10小时,除去睡眠、吃饭这种维持生理机能的必要“浪费”之外,还要抽时间学习,晋级、搞科研。

  回到家里,没有娃的还能好一点,隔三差五能陪媳妇出去看场电影,吃顿饭。要是有娃的,那就惨了。

  大家都一样。

  想到这里,郑仁有些犯愁。

  谢伊人生日,这可是一件大事,不用苏云叮嘱,郑仁也知道。

  该怎么做,自己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但却无法细化,就连能不能行都不好说。

  看了一眼微信,崔鹤鸣留言,他帮忙找的一个人已经登机。郑仁连忙给冯旭辉发了一条信息,把机票转发给冯旭辉,让他帮忙去接一下机。

  下午,还要有三个术前交代……

  郑仁这面完全走不开。

  抽完半根烟,郑仁叹了口气。希望今晚不忙,一定要约小伊人出去吃饭。

  忙的让人崩溃,郑仁格外想念和谢伊人在一起的安静时光。

  ……

  ……

  帝都,某处。

  孔主任端坐,双手放在膝盖上,标准的像是回到二十多年前,他刚刚入伍的时候。

  医院大院长和主管临床工作的副院长,以及少数核心的相关人士都静静的做着。

  一个四十多岁,看起来精明干练的中年人手里拿着资料,正在仔细看着。

  他已经看了二十分钟,但在场的众人没有丝毫不耐烦,只是正襟危坐。

  又过了许久,中年人抬头,问到:“政审结果很好,现在看没问题。”

  孔主任脸上表情松了几分。

  “只是手术的新术式成熟么?”那人问到。

  “因为是新术式,所以接受手术的患者数量不够多,但我认为比较成熟。”孔主任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

  无论如何,这是用自己的脸给郑仁做担保。

  成了,自己自然有好处。

  不成,自己一样要承担责任。

  中年人沉吟。

  “昨天,我和保健组的同事们集体讨论的时候,说过类似的问题。”孔主任道:“之前在魔都进行相关手术研究的一名德国教授,现在在海城,和郑仁郑医生学习相关手术。”

  “根据郑医生助手的信息回馈,第二例手术,是这位德国教授提供的患者。手术很成功,而且是教学手术。”孔主任缓缓说道。

  这,也正是他的信心来源。

  鲁道夫·瓦格纳教授,那可是学术界的一杆大旗。

  连他都去了海城,手术会出现问题的几率,真心不高。

  中年人继续沉默,他看着孔主任,惜字如金。

  “经过同志们的讨论,集体决策,认为手术可以进行。”孔主任最后说到。

  这是最关键的一句话。

  中年人点头,也不耽误时间,站起来,说到:“那我去汇报。”

  把他送走,气氛才算缓和了一些。

  院长年纪已经很大了,将近六十岁,白发苍苍。

  但是腰板挺的笔直,和少年时没有太大改变。

  有些习惯,是浸入灵魂深处的。

  “孔主任,保健组同志们的意见统一吗?”严院长在散会后,把孔主任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一同的还有主管临床工作中的袁副院长。

  “最开始不统一。”孔主任实话实说。

  这话里有话,两位院长坐下,秘书冲了三杯茶,放在三人面前。

  “最近海城方面,有些新的动态。面对反对意见的时候,我把这些动态说了,后来大家就统一了认识,决定由郑医生主刀做手术。”孔主任道。

  严院长一下子来了兴趣,但脸上没有任何情绪表达,只是拿起茶杯,用盖子扫了扫氤氲的水汽。

  他没有急着喝茶,而是闻了闻茶香。

  “年纪大了,喜欢的东西也不多,喝茶是我唯一的爱好。”严院长淡淡说道。

  孔主任听到这句话,马上坐直,表情严肃。

  以他对严院长的了解,怕是自己得意,卖了一个小小的关子,已经惹得院长不高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