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三章 来客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飞逝,等小燕反映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清明节。农村过清明节一般都是祭祀祖先和扫墓,在这一天村里的妇女都不动针线,不洗衣服,也不会出远门。

    清明节这天相传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比如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三元”。

    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

    在清明节前,王峰带着6个考察组已经进山,计划是到达桃花盛开的地方休息一晚,再分组从不同方向进入原始森林考察。由于上次带回来的花草树木都生长的非常好,靠着这些小燕还赚了一笔。

    本来,小燕已经准备和考察组再次进山,连空间里面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可在出发的前一晚,小燕意外的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市里的两个旅游爱好者,他们在网站上面看见了李家村的信息,特别上次进山考察的图片,让他们对连云山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这个电话让小燕决定留下来接待第一批来客。

    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小燕小丽姐妹俩和李爸很早就去莲花山,路上碰到很多来山上扫墓的村民。在很远就能看见爷爷墓前的桂花树,走近后发现附近的杂草长得很茂盛,父女三人除草之后,挂上了白幡,放下菊花才回去。

    “小丽和小燕去哪里了?”李奶奶发现姐妹俩吃完饭就不见了,不由好奇的问道。

    苏妈笑着说:“今天那两个游客不是要来嘛,她们刚出去接人了,好像是通过网络联系上的,希望以后来村里玩的人越来越多!”

    “这么快就要到了呀?那我们先把中午的饭菜准备好,让他们吃了就不想走!”奶奶和苏妈两人摩拳擦掌地去了厨房。

    小燕和小丽来到村口的路边,没等上半个小时,就看到一辆越野车开过来,来偏僻的山村开越野车确实是明智之选,经常出门旅游的人似乎也很喜欢这种车。

    车子停在村口的晒谷场,从里面出来两个年轻人。一个顶着一个平头,穿着长袖的白色衬衫,一米七的身高,看起来很阳光;另一个长得有些粗矿,身高一米八,给人感觉像一个硬汉。

    小燕走过去说道:“你们好,我是‘俗人斋’的负责人李小燕,这位是我姐姐李小丽。两位就是高新和陈泉吧?欢迎你们来到李家村,作为开业首次来的游客,在我家的所有消费打七折。”

    “哈哈!妹子你的形象跟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我还以为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公关经理,没有想到这么年轻。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高新,喜欢摄影,平时就到处旅游,写点感想什么的。”平头那位大哥说道。

    旁边像硬汉的大哥也打招呼道:“我叫陈泉,叫我泉哥就行,闲杂人一个,平时也就是到处流浪,这次主要是想来看看连云山脉的美景,我的爱好是用眼睛看,他是喜欢用镜头记录。”

    路上的时候,小燕和小丽把李家村和自家的“俗人斋”简单介绍了一下,因为价格和客房都在网上进行了展示,高新和陈泉都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聊天的时候,两人也十分随意,没有一点看不起乡下人的意思,还介绍了许多他们去过的名胜古迹,其中一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fBdVPW4LNk$,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