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要倒大霉了
下了早朝之后,皇帝将杜远罗、肃靖王,还有莫百川与唐孝安几人留了下来。
来到御书房中,看到大皇子也在,莫百川与唐孝安开始寻思了,看来皇帝是要问遇刺一事的进展,不过他们也大概有了头绪,倒也很平静。
不一会儿,皇帝换了身平常衣服之后,就在几位太监的簇拥下进了御书房,坐在椅子上后,几人行礼之后,皇帝随意摆了摆手,几人分别落了坐。
有宫女奉了茶退走之后,皇帝这才开门见山地对莫百川和唐孝安问:“昨日朕交待之事,可有什么眉目?”
唐孝安回禀道:“回皇上,军中调用连驽之事,在秋猎之前五日并无人发布过调取的将令,经为臣与莫帅盘查寻问之下,猎场守军齐整,并无一人擅离过,而昨日负责在后山外围警戒的,是御林军右卫营,因臣无权干涉调查御林军,还请皇上定夺!”
莫百川道:“禀皇上,近来无战事,特级管制兵器都归库盘点,经为臣调查核实,除入库损毁的之外,军器库中蜂窝连驽一样都不曾少!”
大皇子听闻,却是皱起了眉头,这时突然出声道:“别的营卫都没有问题,为何我的西军守备营竟出现问题,父皇,昨日孩子盘查下,发现守备营中失踪了一名少尉!”
“树林中的那具尸体可有什么线索?”皇帝随口出声问道。
肃靖王道:“皇上,那具尸体有法医鉴定过,正是军士遗体,而他在那树桩之上曾写有一个不太完整的‘诈’字,应该是巡逻时发现了什么,被灭了口!”
“父皇,儿臣查过,那名少尉并不识字,但知道的人并不多,他怎么可能会临死前写一个‘诈’字!”大皇子突然道:“还有,儿臣昨夜收到急报,西军之中有人放谣言生事,军心不稳,烈焰帝国东境最近也有小股骑兵在扰边滋事!”
听闻这些话,皇帝神色凝重了起来,心中不由再次想起了云天河昨天那番话,照这样看来,果然是有人想给西军制造动乱,使军心不稳,若再加上皇儿真要是被暗害的话,加上如今老皇叔病重的消息若泄露,那么西军必乱,若此时有人能在这种混乱中树立威信,能收拢住人心的话,这西军岂不唾手可得?
想到这里,再想起朝堂之上的发现,皇帝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几位大臣见皇帝突然变了脸,也都心中揣测起来,是因烈焰军扰边,还是皇上也发现了什么问题?
皇帝突然转过脸看向肃靖王道:“其它三路军中最近可有什么异常?”
肃靖王道:“皇兄,北军有涂帅坐镇,并无异状,罗兰帝国也无滋事之举,涂帅会于月底回京,东军有将军方霸坐镇边陲,并无异常,至于南军,莫帅来说吧!”
莫百川接道:“启禀皇上,南军之后有临海的海州与楚州,有定海军攘边,青州军与陈州军一直以来少有战事,将士农忙军屯,闲暇操练,并无异状!”
这时,皇帝‘啪’地一拍桌了站了起来,道:“其它三军无异常,为何西军会生乱,大皇儿会遇刺,你们说,这主谋目的到底是什么?”
见皇帝发怒,众人心中一突,杜远罗神色凝重,似乎想到了什么,道:“皇上,恕臣斗胆直言,倘若大皇子殿下遇害,则西军必生大乱,不论谁掌西军帅印,都会造成将士们的猜忌和误会,想必那主谋不会这么愚蠢,但他们却依然冒险行刺杀之事,那么也是必有所图,如果他们图的不是西军帅位,也不是仇怨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想在西军中安插势力,而此次秋试配置,正是安插势力的最佳时机,他们应该是想同步进行!”
听了这话后,在场的人都纷纷脸色一变,尤其是莫百川,眼神之中闪过一道凌厉的光芒后,一瞬即逝。
肃靖王听到皇帝问起三军动静时,就已经揣测到了皇帝想透露什么,而杜远罗再出言却将话题引开,肃靖王心中亦有了数,只是静立不语,但脸色却也阴沉了下来。
皇帝大声道:“传旨,威武王持西军帅印,西军定置名单中的宁夜与商少容等人,临命宁夜为督军监察使,商少容为副使,其它二人为左右执事,不得延误,即刻西军赴任,查出军中生乱分子与造谣惑众之人,斩于全军阵前,以儆效尤,大皇儿就先暂留京城吧!”
说完,皇帝朝众人道:“查,马上都回去给我查!”
“遵旨!”众人应命之后,就立即退出御书房,只是几人出了门后,皇帝突然又道:“皇弟与大皇儿留下,朕还有话说!”
……
京城定南候莫府。
莫百川回到府中后,脸色极度阴沉。
走回门口时,正逢幼孙莫泽升准备出门,便厉声喝问:“你去哪里?”
“孩儿准备去江府找玉齐兄聊聊!”莫泽升行礼后,回道。
“江府不用去了,你马上到你四爷爷府上,叫你四爷爷立即来见我,不得延误,快去!”莫百川说完后,就急冲冲地回了居处楼阁。
莫泽升见爷爷脸色阴沉,估计是有事发生,也不敢怠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