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六章 纯真年代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顽主是一部富有争议的小说,喜欢的读者极为喜欢,不喜欢的读者完全接受不了。

  青年读者觉得小说写出了他们的心声,引起了共鸣,他们和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迷茫,在这个变革的大时代面前不知所措。

  他们想要做点事情,却发现困难重重。

  社会的冲突,家庭的冲突,感情的冲突,说到底是新旧两种社会观念的冲突。

  中年或者老年读者则不以为然,他们甚至认为这是公然宣扬坏思想,会教坏青年人。

  顽主里的故事都是瞎胡闹,是低级趣味,是庸俗思想,这样的小说就不该发表出来。

  京城文学收到了不少观众来信,大多是关于顽主的,有支持和赞扬,也有诋毁和谩骂,双方争论的非常激烈。

  周天涯早已预料到这种结果。

  在编辑部内部的争论蔓延到了读者之中,或许不久之后会引起整个文学圈子的大讨论。

  他隐约觉得这件事或许会改变当今文坛的格局,开启一个文学的全新时代。

  纸媒的传播速度不快,不像是网络,可以即时分享,想要引起大讨论,还需要时间酝酿。

  林子轩知道顽主发表了,他,n还买了一本京城文学,这样就能向父母说明稿费的来源,虽然有编辑部的来信作为证明,但远没有拿到手里的杂志来的实在。

  在这件事上,家人的反映不一。

  林伯清看了小说,批评了林子轩一番,作为机关的工作人员,他比较敏感,担心会出问题,儿子还年轻,万一因为这篇小说犯了错误,影响以后的上进。

  他批评也有维护的意思。

  郑秀莲不乐意了,儿子写稿子赚钱,这是好事,只是叮嘱林子轩以后别写这样的小说了,别人怎么写咱们就怎么写,那才安稳。

  林晓玲则力挺老哥,觉得这小说特有意思,比那些沉闷无聊的小说强多了。

  而且,她以后也可以在同学面前显摆,自己有个作家老哥,想想就特有面子。

  当然,她在家里没什么发言权,只能在精神上支持林子轩。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面貌。

  和小说的遭遇不同,林子轩在诗歌上得到了不少的赞誉,当你老了和一代人被认为是近期极为优秀的诗歌作品。

  年代华国诗歌开始走下坡路,诗歌比小说更需要灵感和激情。

  一首高质量的诗歌可能需要一个月或者更的时间才能写出来,当激情耗尽,理想不再,诗人也需要生活,也要面对现实。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年轻人喜欢诗歌,喜欢写诗,因为诗歌代表着理想。

  一旦进入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就不会再有伟大的诗人了,吃饱喝足之后写出来的诗歌没有生活,只有无病呻吟。

  “所以说,诗人就要贫穷,贫穷才能写出好诗来。”林子轩总结道,“诗人在快饿死的时候一定特有生活,特感慨,绝对会写出惊世之作。”

  “你的意思是要把你饿上几天才能写出诗歌来?”慕姗姗打量着林子轩,似乎真想把林子轩饿上几天试试看。

  “怎么可能,我和他们不一样,天才不需要生活。”林子轩赶忙说道。

  “不需要生活你拉我来酒吧干嘛?你不是说要来体验流行文化么?”慕姗姗反问道。

  周六晚上,他们在一家酒吧里坐着,想要体验京城的流行文化。

  京城的酒吧和歌舞厅大多在后海公园附近,旁边有京城戏剧学院,还有小吃一条街,是青年人常来闲逛的地方。

  这个年代的酒吧很简单,没有调酒师,也没有那么多花样,就是听音乐喝啤酒的地方。

  爱玩闹的青年会去歌舞厅,喜欢清静的则来到酒吧。

  “咱们怎么说也是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引领人们群众正确文艺观的重任,有必要深入实地的考察一下当下青年人的文艺生活,看看是不是健康,有没有不良嗜好。”林子轩一本正经的说道,“怎么考察呢?当然是融入其中啦。”

  “你就给自己戴高帽吧,你是少儿栏目组的,应该去幼儿园和小学考察,和小朋友打成一片,成为知心大哥哥。”慕姗姗取笑道。

  “那你就是知心大姐姐,咱俩谁都跑不掉。”林子轩不甘示弱道。

  “我可是要到国外旅游的人了,跑的远远的,你想抓都抓不到。”慕姗姗得意道。

  “节目批下来了?速度够快的啊,电视台什么时候效率这么高了?”林子轩惊讶道。

  “今天刚批下来,台里一直有类似的计划,刚好觉得这个节目不错,就批了。”慕姗姗回答道,“说说吧,你有什么想法?”

  “什么想法?”林子轩不解道。

  “你就不担心么?你没听过外国的月亮比华国圆,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