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围绕着要不要开始建造“长门”级超弩级战舰而展心川揽战,各方势力争相亮相,使得日本政坛一时热闹非凡。
2月 日,从澳大利亚传来了一个噩耗。
才服役没几年的“伊吹”号装甲巡洋舰在澳大利亚海域被击沉,同时被击沉的还有两艘英国商船,两艘运兵船,船上装满了玩够澳新军。
目前德国的太平洋舰队活动范围相当的大,并且硕果累累,几艘军舰几乎都是在南华订造的。
尤其是太平洋舰队的旗舰“格奈森瑙”号,是南华最新一级标准排水量一万八千吨级重巡洋舰,使用了三座三联装炮塔,璇毫米主炮,速度能够达到飞节,不仅能打能抗。还能跑。
这次在澳大利亚海域创造这个巨大战果的,便是这艘“格奈森瑙”号,目前它也是太平洋头号通辑犯。
被击沉的“伊吹”号在日本主力舰中首度采用了涡轮机驱动,其主机是从美国进口的燃气轮机,最高航速达刀节。
美国海军在数年后才在“北达科它”级战列舰上搭载此类主机。
小小的技术抢先,使得日本人极为自负,但是就是这艘让他们自豪的军舰却被轻易的击沉了。
另外一艘它的同级舰“鞍马”号,作为第一南遣舰队旗舰,当时也在现场,不过它的命运略好,只是被击伤。
这次与“格奈森瑙”号一起出击的还有潜艇,正是潜艇出其不意的击沉了“伊吹”号,使得“格奈森瑙”号大发神威,接连击沉运兵船与商船。
前段时间“筑尖,号也遭遇过伏击。只是幸运的逃出生天,不过,日本还是为了向德国宣战而付出了代价。
“伊吹”号的被击沉给大张旗鼓在太平洋甚至是印度洋四处接索德**舰的日本海军敲响了警钟,德国人也开始注意到了日本军舰,不仅是策划袭击商船与运兵船,也在策划袭击日本军舰护送的大型船队。
其实这次日本人算是幸运的,“格奈森瑙”号与四艘潜艇只是诱饵。如果日本与澳大利亚军舰从邻近增援过来,那么战果只怕会更加的大。
有了南华在背后撑腰,德国袭击舰队的规模越来越壮大,而且胆子也越来越大。
南华掌握了日本与澳大利亚军舰的所有动向,然后根据这些情报来制定袭击计划”德国袭击舰队的司令部就设在南华,设在坤甸。这里是避风港。
协约国虽然清楚德国袭击舰队从南华得到了不少便利,但是根据中立法则,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南华海军的多艘潜艇秘密参与过了对英国商船与运兵船的袭击,甚至连德国人都不清楚这事情。
由于德国放手放权,让各艘军舰各自为战,只有在策划大型行动时才集中起来,使得忽然变大的战果并没有遭到怀疑。
让李秉衡为难的是,让那支庞大的增援舰队就这么在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纵横,还是先潜伏着,到时候去欧洲。
如果作为一支分舰队,的确是大材小再了,日本也只能派出主力舰队来与之抗衡,但明显这很不划算。
况且让它打出名气的话,要想回欧洲就难了。
目前的状况凭借袭击舰队与潜艇已经足够了,虽然无法全面封锁协约国从澳州以及印度等地向欧洲的增援。但是还是能取得不错的战果。
南华出售的潜艇,已经可以在南华的各个补给点得到补给与保养,使得作战半径扩到最大,战力也提到了极限。
德皇威廉二世对这支增援舰队的命运一直很关心,德国海军部也在讨论这支舰队的意义。
如果能够开辟第二战区。将增援舰队与袭击舰队整合起来,在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形成一股强大的封锁力量,对协约国无疑是个巨夫的打击。
不管是分散开来袭击商船与运兵船,或是落单的军舰,还是整合起来打局部海战,这支舰队都能取得绝对优势,除非英国主力舰队分兵。
这支舰队甚至能够制霸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作战,对付意大利
。
消除掉意大利海军对达达尼尔海峡的威胁,并且将地中海变为协约国海军的畏途,可以最大限度的打击协约国的海军力量。
从地图上来看,亚齐、果阿三地、南部也门、坦桑尼亚加上罗德岛。这些点串联起来,使得这支舰队能够取得的作用,无与伦比。
德皇威廉二世有必要感谢李秉衡,感谢南华
李秉衡显然并不满足目前德国袭击舰队取得的战果,加上日本参与其中的因素,当然要动下脑筋。看看有没有什么利益可图。
日本的“伊吹”号被击沉之后。日本海军叫嚣着要进行十倍的报复。理所当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