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住新房,期待弟弟出生(求推、求收、求粉)
农村人搬进新房后有个说法叫“温锅”,意思就是请几个亲戚朋友一起来家里吃顿饭,为新房增加些人气。
搬进新房的当天晚上,秦玉国请了自己兄弟几家人,还有汪洪庆一家和王沛东一家,大大小小的人不少,几个小孩子在楼上思蓝的卧室玩,几个主妇们菜厨房里忙活,剩下的几个大老爷们就在客厅里聊天喝茶看电视。时间正好是七点刚过,中央台正在播放新闻联播。
“我说……玉国,你家这电视该换了吧?就这么个小黑白,放在这么敞亮的客厅里也不合适啊!”一帮人聊的起劲,就听汪洪庆笑着说道。
秦玉国看看摆放着的那台黑白电视,觉着也是有点不太合适,不过还是打趣他道:“你给我出钱,我换一个!”
“我哪有钱?哪像你这个大财主,连二层洋楼都盖起来了,还差买个彩电的钱?你们说是不是?”汪洪庆说到最后,询问其他人的意见。
在座的其他人也是不住的点头附和,说秦玉国种大棚发了财,盖完房子买电视的钱还是有的。
秦玉国无奈的笑笑,说道:“不是我谦虚啊,这盖完房子,手里确实没剩下多少钱了,还等着这茬芹菜卖了好有钱花销呢!”
“那你还盖的那么好?以前没见你这么爱虚荣啊?打肿脸充胖子吧?”汪洪庆笑着打趣。
秦玉国想起女儿的话,笑了笑说道:“也不是,现在盖起来省钱啊,再过几年你知道盖这样耳朵房子需要多少钱嘛?少了十万下不来!”一边说着,还一边用两根食指比划个“十”字。
“那么多?”其他人一听,都是非常惊讶的问道。
“这还是少说了,所以啊,趁现在花的钱少,你们也盖吧!”秦玉国见他们吃惊的样子和自己当初一样,便笑着说道。
其他人纷纷压低声音询问道:“你这房子盖起来花了多少钱?”
压低声音倒不是怕别人听去,只是农村人谈到钱或者其他重要的事情时的习惯动作。
“连上工钱算在内,里里外外加起来三万出头吧!”秦玉国说道。这也没有好隐瞒的,在座的不是自家亲戚就是要好的哥们。
“这么说,这一冬你那大棚赚了三万多?”还是王沛东心细,一听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秦玉国起身给茶壶里续上热水,坐下后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都是蓝蓝她妈记着呢!你们也别犹豫,等夏天的都建大棚吧,这玩意儿镇上早晚要推广的,免得到时候连建棚的地都承包不到!”
“犹豫什么?等闲下来我立马就建!天天上那个破班,累不说,还赚的少,几年才能挣这么座房子?”汪洪庆毕竟当过兵,敢打敢拼,当下就拍板说道。
秦宏国和秦文国两人以前也决定了要建,现在只是笑笑,也没发表啥意见。王沛东也说是回家和媳妇商量商量,只有秦建国在那默不作声的抽烟。
“大哥,想什么呢?”秦玉国问道。
秦建国抬起头,说道:“没想什么……唉……”重重的一口叹气,将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引了过来。
村子小藏不住事,其他人也都知道秦玉国和他大哥家的事情,不过那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外人也不好插口,所以也没有问什么。
“咦?大嫂没过来?蓝蓝,去叫你大娘过来吃饭!”正在厨房忙活的刘真对正走下楼梯的女儿说道。
“哦!”思蓝答应着,出门去了。她心里虽然对大娘不喜,但毕竟是自己长辈,也不好表现的太过。别人只要不来招惹她,她是不会记恨别人的。
在农村来说,让孩子去请客人,比大人去请要尊重的多,所以思蓝来到屋后大娘家叫她过去的时候,思蓝大娘也没有给她不好的脸色,虽然嘴上客套了一番,但还是答应着一会儿就过去。
思蓝大娘心里不愿意过去,自己家的房子和刘真家前后邻,现在刘真家盖了新房子,一新一旧对比很明显。她的心里更不舒坦了,但是既然人家请客打发孩子来叫了,不过去的话有点说不过去,那就显得自己太不懂事了。
……
晚饭摆了两大一小整整桌子,男女各占一个大桌,孩子们坐到小桌。好在思蓝家客厅够大,不然还真的放不下。
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客厅了吃饭,真的是热闹非凡,尤其是有那么多孩子在场,叽叽喳喳的说话声自始至终就没停过。
直到九点多才结束,喝酒的几个男人这次也没有喝多,这一高兴了说的话就多,话说多了酒喝的就少了。
思蓝两个婶婶最后帮着把残汤剩饭收拾完也回去了,一家人围着沙发做了一圈。
“还真别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