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汉以来最为强大的威胁乃是雄踞西北、北地的匈奴,华夏人以传统称呼匈奴部众为戎人,又称呼更北的鲜卑、乌桓等名不经传的小部族为狄人,名称的不同所表示的意思也就天南地北。
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使其众多部落狼逐鼠窜,其中东胡的一支部落逃窜至乌桓山(又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活动于汉国上谷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境外(大约是现在的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该族人口不足百万,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其一便是十分喜爱养犬,以犬为伴,人亡犬亦杀之陪葬。
古有记载:乌桓俗喜骑射,弋猎禽兽为事。 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 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 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 畜牧业颇发达,马、牛、羊甚多,因此,不仅是其衣食的来源,同时,婚嫁也皆以马、牛、羊为“聘币”,人亡则取死者生前所乘之马烧以殉葬,若仇杀,也可出马、牛、羊以赎死。 并用牛、羊祭祀鬼神、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毕皆烧之。
自公元前三世纪末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势孤力单,故役属于匈奴。 匈奴单于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若逾时不交,便没收其妻子为奴婢。 若认真算起来,乌桓除了比较有战力外,匈奴也是把乌桓当成了‘牧养人’。 唯一与无姓小族有出入的是乌桓需要派军队为匈奴服务。
相传,乌桓与鲜卑本为同族,同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被匈奴击败逃窜至东方,后分地域而居,鲜卑居北、乌桓居南,东邻挹娄、夫余等无可考究地小族。 两族随着时间日长,各自有了自己的名称。 亦乌桓和鲜卑。
现在的鲜卑比之乌桓除了人口较多之外,没有自己的族姓。 鲜卑的语言、习俗大多与乌桓无异。 但又从中融合了匈奴的一些习俗,显得十分混杂难以判断。
鲜卑族名“鲜卑”一词,在秦汉文献中,以不同的译音形式出现过:“师比”、“犀比”。 而其实鲜卑离中原较远,南隔乌桓,其文化影响大都间接而来,所以仅指一种胡服地带或带钩。 大多只是知道鲜卑族名源于其所居地“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 “山”是汉语。 显然“鲜卑山”是胡汉语的混合词,若按照蒙古语地发音,可以念为‘斯波勒克’。
在这个朝代,华夏人和鲜卑人接触其实很频繁,但是华夏人总是分不清楚戎人和狄人有什么区别,自动把所有游牧民族划分到一块,把鲜卑人当成了匈奴人,又或是把鲜卑人当成了乌桓人。 按照华夏人除了战争根本没有和塞外接触的情况而言。 华夏人之所以会把鲜卑人混缪其实也十分正常,原因在于鲜卑人没有自己的文化,他们的文化都是间接学自匈奴或乌桓,没有太明显的族群装束和生活习惯,分辨错了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
公元前140年的立春,既农历十二月十七日(误差不超过一天)。 正时农耕民族准备忙碌于春季播种的时节,北方传来了游牧民族即将入侵地消息,边塞各郡惊疑之下紧张地做出了反应,上谷郡、右北平郡、渔阳郡相续号令动员,做着防御蛮族侵略的准备,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蛮族真正的目标不是准备充足的各郡县,蛮族的目标是被认为最不可能遭受侵略的西北方向各郡,亦是最接近匈奴领土的几个郡县!
众所周知,匈奴已经对西域用兵长达半年。 但是汉国朝廷由于消息闭塞。 根本不知道西北地的匈奴族群亦是西移动,导致地是西北地的多处草原成了实力真空地带。 就是匈奴最为重视的河朔,这个每年至少驻扎十万控弦之士的军事重地,匈奴的驻扎兵力降到了历史性最低点,只有五万余可战之士!
汉国正忙于进行政治角逐,朝野上下都被当今天子刘彻的出招吸引了注意力,认为匈奴正在攻击西域没有时间来理会汉国,那些个小蛮族无需多去注意。 他们所不知道地是,有时候越没有去在意的东西,发动了突如其来的攻击更加要人命,例常命令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进入防御状态后,好像谁都没有时间来关注其它事情,大多数人都在忙碌于政治角逐之中,争取自保或增加政治影响力。
汉国官员数万之众因为天子的出招被搞懵了,无数显示敌军动向的军情只到丞相府的卫绾手里便没了下文,只因卫绾被人劝告,‘今乃多事之秋,公虽贵为丞相,实乃鱼肉尔,当少言谨慎,莫被窦老太太迁怒’。 一席话说的卫绾心下震惊,整天惶恐不安,听到军情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若敌军入侵会造成什么后果,是思考如果在政治斗争的关键时刻通报敌情会造成什么影响,天子会怎么看待他,窦老太太又会怎么看他。
有汉以来,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地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