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卷《戍》 第一百二十一章:事不逢时(票子,票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此些俘虏,君如何待之?”

    城楼之上,林斌接受了留守官员的祝贺,目前正引领众官员看俘虏被押解进城。  这次俘虏足有四千左右,相当于汉军的总合的半数,按照某些人的意见是应该全杀了,但是现在已经和以前不同,以前是自由在外不受约束,现在不一样了,做些什么事情都需要考虑会有什么影响。

    杀自然是需要杀掉一些,但是就有如嫪雕翀所讲的那样,杀不能解决问题,应该另想一个妥善的办法来解决。  至于什么才是妥善的办法,这还有待商谈。

    林斌知道文官的意见是像对待华夏人那般对这些异族武装进行招抚,让他们成为本方的战力,问题是一次性招抚四千之众的异族是否太过理想化了?

    林斌在归回的路上仔细考虑过,杀掉一些必需杀的人,自己留下一部分,其他半卖半送的交给当地的豪族或是官府,以期增加当地豪族和官府对自己的好感,毕竟利之所驱,有了好处不能自己独吞,不然恐怕会得罪人。

    现在的问题是,林斌应该怎么来做?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除了兵事什么都不懂的武夫,如果突然间出了这么一个建议,众人错愕的同时也必然心生恶感,认为他以前所作所为都是装出来骗人。  假设印象真的改变,好的结果是刘婧开始提防,坏的结果不用多讲,恐怕这支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容身之地地军队就要再次狼逐鼠窜。

    刘婧见林斌不答也不以为意。  她双眼放光地看着还在源源不断被押解进城的俘虏,心中有了计算。

    “此些俘虏可否半数归婧所有?”

    林斌霍地转头,疑惑问:“你?你要这些俘虏做什么?”

    “莫多问嘛,予不予?”

    甜腻的声音几乎让林斌打了个寒战,他急速思考刘婧是要做什么,久久没有作答。

    刘婧自当林斌是应予了,展颜欢笑。  “就这般说好了,莫要反悔。  ”

    刘婧唤来了一名林斌没有见过的武官。  独自领着那名武官闪到一侧轻声交谈,只见那名武官一直在点头,足有一会,这才抱拳离去。

    林斌正感奇怪,他对陌生人总是保持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这是在草原上遗留下来的习惯。  他见刘婧返走回来正要开口问却听到了城楼下的号子声,屯兵屋内竟是奔出近五百身穿玄甲地士卒。  这些陌生士卒的出现让他感到郁闷,看来有些事情还是被蒙在鼓里。

    “君莫怪,此些士卒乃是运送粮秣而来,当时君已出战在外,婧以城防力弱暂留,非是有意隐瞒。  ”

    林斌能说什么?他什么都不能说!

    但见那五百士卒将要过去挑出俘虏却被林斌麾下将士挡住,那名陌生武官正与霜在进行交涉,可能是没有谈出什么结果。  陌生武官不得已之下只有再次向城楼跑来。

    林斌思考之下觉得分出一半给刘婧可能是正确地选择,毕竟自己要忙碌下一阶段的战争准备,城里留太多俘虏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就算看管再严也无法保证会不会弄出什么事来。

    “你下去向霜交代一声,留下精壮的俘虏,其他全数甩出去。  ”

    草根子应“诺”而走。  要下马道正好撞见那名陌生武官,对其咧嘴一笑,这才奔下马道。

    既然是要招抚,比例不能太大,这可以避免被招抚的人在作战时反戈。

    林斌又唤来公孙宏,让公孙宏下去震慑俘虏。

    林斌想要做的绝不是招抚俘虏为兵,而是设立一种等级制度,把那些愿意接受招抚的俘虏按照军功奖罚制度奖赏给有功地将士,充当那些将士的随战仆从。  待遇必须做出严格的划分,首重的一条就是趟随战仆从的军功自动归于汉军将士。  随着汉军将士的待遇提升相应地增加随战仆从的待遇。  当然。  这些都需要详细与部曲相议再做定论。

    按照林斌的想法,所谓地随战仆从。  身份与奴隶无异,全部登记在册,随战仆从逃跑归罪于汉军将士,这样汉军将士必然会严格看管。  随战仆从都归属汉军将士的个人财产,由将士自己进行调教,在作战时为将士整顿装备,出战时则是将士的奴隶兵,这样可以缓解各部将领的统帅压力,仆从兵也会被大部份分散,降低在关键时刻反戈的危险。

    不得不说的是,这样也存在一定地风险,但利益大于风险就应该尝试去做,这也算林斌进行一次试验,如果可行的话,以后就按照这条制度来办。  林斌没有兵源,如果想不断壮大自己,又不想书面的在册士兵数量太过庞大引得中央政权顾忌,只有打擦边球。

    这个办法也不是林斌首创,早在周朝就有相关的随战仆从制度,就是现在的汉国也还有这样的制度,不过汉国的处理手段不是很好,汉国所采取的是招募异族成兵,让异族自成一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