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群雄
张角墓
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子位镇七级村南端,在息冢以东偏南20公里。本有张氏三兄弟墓,现仅存张角墓一座。据传,该村为黄巾农民起义军领袖张角的故里。黄巾起义军失败后,张角兄弟被害,其尸体被当地农民偷回故里安葬,并用传统的丧葬习俗,祭祀七七四十九天,故称七祭。为避官方查究,隐“祭”为“汲”,后演变为七级。
张角的墓穴已不存在,据张家后人介绍,这片老坟地原先大约70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的炮楼曾修在高地上面;文化大革命期间,将高地的土拉去一小部分。是张家后人据理力争才保存下来,几十年来周围将坟地蚕食了不少,要不是有张家后人的保护,这片坟地早已成了宅基地。
愍帝陵
位于河南许昌市东14公里张潘乡政府院内,东望张潘故城遗址,为东汉献帝衣冠冢。陵称“愍”而不称“献”是昭烈帝所谥。献帝禅位给魏王曹丕,丕称帝后,封献帝为山阳公(今河南修武县)。献帝死后,葬于封地。因曾居许二十五年,后人为表纪念而建陵,陵高15米,面积10000平方米,今仅存一长方形土台。
伏皇后墓
位于河南许昌市南15公里的冢刘村东北隅,是为汉献帝的皇后伏寿之陵墓。墓高10米,占地1730平方米,冢前有两小墓,为二皇子墓。伏皇后在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59年)被立为皇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怨恨曹诛董承,与父伏完密谋曹操,事情泄漏,曹将伏后禁闭冷宫逼其自缢,二皇子亦被鸩杀。伏后死后,曹操宣称其暴病而死,仍按皇后礼仪厚葬。
董贵妃墓
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内东北,系一土冢,有明显被盗掘痕迹。
王允墓
位于山西省祁县西北修善村西,墓长二十五米,宽二十米以上,今已作氐阄奈锉;ぁ?br />
华佗墓
位于河南许昌城北15公里苏桥村南石梁河西岸,墓高4米,占地360平方米。墓呈椭园形,前有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立石碑一通,楷书:"汉神医华公墓"。墓地六角形,青砖花墙环绕,翠柏青松掩映,1985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南分会在许昌召开"华佗学术研讨会",镌立"东汉杰出医学家华佗之墓"石碑一通。
1993年,华佗墓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玄墓
位于山东省高密市双羊镇后店村西,又称郑公墓。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春,袁绍命其子袁谭逼郑玄随军,行至今河北大名东病故。初葬剧东(今青州市郑母镇)。后因墓坏,归葬故里。原封土高6米,1993年为砌护墙。
郑公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有通德门、享殿、配殿等,规模颇大。后几经毁坏倒塌,历代多次重修重建。建国后,于1987年重修,1993年修缮,筑院墙环绕。院内有祠堂3间,高8.1米,长9.6米,宽5.7米,砖石结构。从地面到祠宇门口筑有台阶,内有泥塑坐像。龛门上方横批为“海岱宗师”,左右楹联为“含海岱之纯异,体大雅之洪则”。祠东南有亭,内立1987年修缮郑公祠碑。祠前石碑两座,东边一座是金承安五年重修郑公祠碑,额头篆刻“大金重修郑公祠记”,记述郑康成简历及其功绩;西边一座是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重修郑公祠碑。
孔融墓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永流乡范家村东。墓高12米,南背ぃ保趁祝鞒ぃ保该住?br />
祢衡墓
位于武汉市汉阳鹦鹉湖湖心岛上。祢衡死后,黄祖懊悔,用厚礼将其礼葬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遂称其洲为鹦鹉洲,后原洲沉没,真墓不存(据《清一统志》载:“湖北武昌府,鹦鹉洲在江夏县西南二里,祢衡墓晨鹦鹉洲,今沦于江。”),光绪20年(1900年)于今鹦鹉洲重修祢衡墓,为石建,呈方形,立“汉处士祢衡墓”碑。可惜遭破坏,仅存墓碑。今湖心岛上墓为新建。
刘表墓
位于湖北省襄樊市东,资料不详。
黄祖墓
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沙河镇联盟村,有一古墓,碑刻“江夏黄祖之墓”。黄祖系东汉末年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