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和尚捧着邮件包裹回到座位上,低头看邮件地址,却是从家乡的烂山寺寄来的,又看物品栏,只见上面简单的写着「木棉袈裟一件,书一本」几个字样。聂小刀心中一动,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打开邮件,只见一件破旧的木棉袈裟静静的躺在包裹里,朴实无华,叠放整齐。
和尚小心的抚摸袈裟,心中突然涌出无限的哀伤。这木棉袈裟是烂山寺住持身份的象征,经年披在聂小刀的师傅华光和尚的身上,现在袈裟寄给了他,则说明华光和尚已经坐化西去了。
那位像父亲一样照顾养育聂小刀成人的老和尚,终于蒙得佛祖的见召,离开了人世。聂小刀成了烂山寺的住持,他也是烂山寺唯一的僧人。
聂小刀放声大哭,丝毫不理会同学们诧异的眼神,畅快淋漓的大哭。抚摸着柔和的袈裟,和尚的脸上满是悲恸,心中浮现一道佛偈,便缓缓道:「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这句佛经的意思是:一切业缘本来不生,只有迷惑者才看到业缘的生灭。
聂小刀从华光和尚的死看到了佛心,世间本来没有业缘,只有佛心蒙尘时,才会看到业的缘生缘灭。华光和尚的死,也了结了彼此之间的业缘,将聂小刀的佛心拂拭干净。
他渐渐收住悲恸,缓缓道:「若诸世间业,从于烦恼出,是烦恼非实,业当何有实。」这话之意是:世间的一切业报都是由于烦恼而生,但它本身是不实在的;现在烦恼,待会儿就快乐了,明天又烦恼了。它是变化无常,不实在的。因为业与烦恼幻生幻灭,所以我们才可证悟到解脱。
和尚想起师傅的话:「业本身是如幻如化的生灭,它没有自性,是不实在的,没有人束缚你,一切都是我们迷惑,执著而认为实有,当我们把这个执著放下,我们就解脱,不会被这个业所转;如果业是实在的,有自性的,我们把执著放下的话,那么这个业还是存在,阿罗汉就不可能解脱生死了。」
他突然顿悟,面带欢喜,双掌合什道:「华光大和尚脱下袈裟,赤裸孑然,了却凡尘业果,虽然未能勘破下乘般涅槃障,但已经成就焰慧地菩萨,也是可喜可贺。小和尚至今一障未了,仍是烦恼缠身。」下乘般涅槃障是第五障,乐涅槃,厌生死,障生死涅槃无差别道,实乃唯识宗十障修炼中最难通过的一道关卡。
和尚勘破生死,已然除去了下乘般涅槃障,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聂小刀的修炼与他人不同,唯识宗修炼法门讲究循序渐进,一障一障的破除,然后证得大道,而聂小刀却首先破去下乘般涅槃障,成就极难胜地菩萨正果。
他心如明镜,往日修炼的真言手印一道道从心底流过,一颗佛心正缓缓形成。佛门修炼与道门大同小异。道门修炼经历炼真气、修金丹、聚元神、成正果四大阶段,而佛门也需经历四大阶段,不过佛家不是修金丹,而是拭佛心。每人都有一颗佛心,不过被杂念蒙蔽,只有破除十障,才能还原佛心本来面目。
在唯识宗的修炼法门中,只有破除心障,成就一地菩萨,才能修成佛心,唯有修成佛心,才能具备佛家大神通。
聂小刀哈哈一笑,当众脱下衲衣,缓缓披上木棉袈裟,将包裹抱在怀里,对刚刚走进教师准备讲课的李老师鞠了一躬,道:「李施主,和尚悟得佛法大欢喜妙境,欢喜不能自持,先行退下。」说罢,和尚袈裟一摆,大步走出阶梯教室,只留下一干学生老师大眼瞪小眼。
「这和尚……」李老师是位女同志,扶了扶眼睛,喃喃道,「是不是疯了?」
聂和尚一路欢畅大笑,手舞足蹈来到裕丰路十三号别墅,打开门走了进去。他收留的大黄狗立刻扑了上来,舌头舔了舔和尚的手,殷勤的摇摇尾巴。黑猫趴在地上打瞌睡,懒懒的看了黄狗和主人一眼,没有动弹。
和尚把包裹往地上一丢,盘膝坐下,笑道:「大黄啊大黄,你的境界可不如黑猫!」他的笑容苦涩,虽然悟到了佛法妙境,可是不知为何,他的心中依然有着淡淡的忧伤。
「我的心境修为还是远远不够,还是执著于烦恼!」
包裹里滚出一个圆盘,立刻将黄狗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大黄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叼起圆盘送到聂小刀面前,汪汪的叫了两声。
「你的境界虽然不如那只懒猫,却比它乖巧许多。」和尚赞赏的摸摸黄狗的头,让这条狗很是受用。大黄温顺的趴在地上,准备像往常一样听主人讲佛经。黑猫也抖了抖身子,缓缓走过来,懒懒的趴在他面前。这时,和尚面前吹过一道冷风,一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