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48章 皇帝也有苦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麦轲本想拿着所谓的圣旨回去慢慢阅读,心里话,现在就打开万一有不认识的字岂不丢丑

  他的印象当中,古文本来就有很大难度,皇帝的作品还要更上一层楼,不弄些孤僻难懂的字在内显不出他皇帝的水平。

  看那李鸿章盯着他的殷切目光,麦轲就知道他的想法是多么不现实了。也是,他不把自己的回应带回去也难以交差。

  于是,麦轲只好勉为其难地打开黄包裹,取出里面的谕旨,看看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一看开头还好,管他叫“义士麦轲”,没有叫什么爱卿啦,贤臣啦,什么的。接着往下看,麦轲才放下了提心吊胆的心情。

  这位皇帝用的是比较随意的语言,首先感谢麦轲挺身而出,为国尽忠,为朕分忧。然后又说他没有决定出兵,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清帝国外有强虏窥测蚕食,内有乱民寻隙起事;十八行省,省省尽皆不宁,二十属国,国国蠢蠢欲动。

  “闻义士起青萍、赴国难、救水火、解倒悬,朕甚欣慰。

  “特此允许义士便宜行事,不必等待各级官府批准。在整个安南地区独断专行,只向朕一人负责。

  “若义士果然能解决南疆争端,朕不惜列土封王,以酬义士无俦丰功。”

  麦轲的古文水平,也就看这个还差不多,看来这位皇帝小哥还挺体察人心的,竟然能照顾到接信人的阅读水平。

  再往下看,就没有内容了,只有“御笔亲书”四个大字,和前面的字迹一样,显然出自一手。

  这咸丰皇帝虽然留下的墨宝不多,也还是有的。麦轲凑巧还研究过两幅,都是他当皇帝不久的遗作。那个时候,他还是想有所作为,力图精励图治的。

  所以。麦轲把这封私信,粗略地和记忆中的御笔笔迹比较,就知道了这确实是咸丰皇帝的亲笔。

  “麦轲先生,这里还有我老师的一件私函,也让我交给你。”说着,李鸿章又递过一封书信。麦轲也接了过来。

  打开一看,果然是曾国藩写给他的。这位清末大儒显然更清楚麦轲的古文底子,说话也是尽量浅显。

  “麦轲吾弟别来无恙乎吾知贤弟性情,必定会亲赴不毛之地,荡平蛮夷!吾尽所能。求圣上给贤弟便宜从事之权。

  “余事勿须愚兄赘言。只就一事建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有可能,一定要斩草除根,以收一劳永逸之效!

  “祝贤弟马到成功!愚兄专候贤弟凯旋,痛饮庆功之酒!”

  果然见解不俗。不愧大家!

  麦轲也不多说,微微一笑,把信和圣旨交给旁边的六划。

  然后对李鸿章:“谢谢你辛苦一趟x去转告皇上,我麦轲一定为国扬威,救我华汉人民出水火;也请转告涤生,谢谢他的关爱和建言,我麦轲都谨记在心了。”

  说完,对劳崇光和向荣也拱手致谢:“军务匆匆,我就此恭送三位大人离开!”

  这三人也不客气。反正事情也办完了,当即上马离开。

  那最早送信的冯子材一直热切地看着出征的队伍,这时三位上司离开,他也只好恋恋不舍地上马离去。

  麦轲看着他的神情,突然想起自己要打他主意的事情。于是大喝了一声:“军门请留步!”

  向荣诧异地勒住了战马,回头看向麦轲。这小子正快步走来,大概是因为要求人的关系吧,脸上带着让人想亲近的笑容。

  李鸿章等人也停了下来,不知道麦轲有什么名堂。这时冯子材也跟上了自己的几位上司。

  “什么事情”向军门疑惑地问。

  “我想求军门大人帮个忙,不知道军门肯不肯”

  向军门心里话,当今圣上都大老远给你送圣旨,我能说不字吗只是求你别狮子大张口就行了。

  “义士深入不毛,令人钦佩,只是不能同往。说吧,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全力支持!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要钱……这个还真没有。”向荣尴尬地一咧嘴,自己的人都欠饷两个月了,哪里有钱

  麦轲心里暗笑,不禁对这位直爽的军人有了好感。直接对他说:“我不要钱,也不要物,只要一个人,我们需要深入敌人后方,需要一位了解情况的军人带路!”

  “了解情况的军人我有这样的人吗”向荣哪里知道他手下有没有这样的人啊,听罢,感觉甚是头痛。

  “有!当然有!军门手下藏龙卧虎,自然是人才济济。我要的只是其中的一位而已。”

  “谁”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这位冯将军、子材兄!”说着一直冯子材。他不指明的话,估计向军门根本对不上号。

  这冯子材还在那里寻思要不要自告奋勇呢,他自衬自己也勉强符合麦轲的要求了,哪里知道他早就被惦记上了,这个圈套是给他量身打造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