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576章 紧急采购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当初,印度没有采购更多的“阵风”,与法国无法提供跟aIm-12od类似的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有很大的关系。

  空战进入视距时代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大趋势。

  可以说,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早就成为了先进战斗机的标配武器,更是成为了衡量战斗机性能的关键指标。

  在很多时候,一种先进导弹甚至比一种先进战斗机更重要。

  此外,随着雷达性能的提升,特别是aesa,即主动相控阵雷达成为主流,战斗机对目标的探测、现与跟踪距离越来越远,能够做到在更远的距离上开火,对导弹的射程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如此,各主要国家都在研制射程更远的空对空导弹。

  比较典型的,其实就是aIm-12od。

  在最初的时候,因为采用的是普通火箭动机,aIm-12oa的射程并不远,其在后半球的攻击距离甚至不到4o千米,迎头攻击距离也就6o千米左右,只是比上一代的“麻雀”导弹稍微好一点。

  当然,在研制aIm-12oa的时候,美军关注的并不是射程,而是命中率。

  也正是如此,aIm-12oa把更多的重量分配给了制导系统,因此留给火箭动机的就不够了。

  到aIm-12oc,开始采用双推力火箭动机。

  再到aIm-12od,通过缩小弹翼,降低了飞行阻力,进一步提高度,间接达到了提高射程的目的。

  当然,最初这么设计,其实是为了让F-22a多带两枚导弹。

  此外,缩小弹翼之后,aIm-12od的机动性明显有所降低,只是中程空对空导弹并不需要太高的机动性。

  经过这一系列的展,aIm-12od的射程比aIm-12oa提高了5o%。

  只是,也就这个水平了。

  要继续提高,就得采用更好的动机,而比双推力火箭动机更好的,也就只有冲压动机了。

  欧洲的“流星”导弹就率先采用了冲压动机。

  得益于此,“流星”获得了12o千米的动力射程,以及理论上能够达到18o千米的最大射程。

  要知道,这几乎是aIm-12oa的两倍!

  那么,美国人为什么没有采用冲压动机?

  技术不够吗?

  显然不是。

  在欧洲研制“流星”的时候,冲压动机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气动布局上存在太多的限制。

  别的不说,只是进气道就会严重的限制导弹的机动性能。

  因此在欧洲研制“流星”的时候,美国选择了双推力火箭动机,先把aIm-12o的射程提高一截。

  只是,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在气动布局设计上取得的突破,比如嵌入式进气道,冲压动机的很多性能缺陷都已得到解决,因此在几乎所有的新一代中程空对空导弹,都采用了冲压动机。

  其实,这是提高射程的唯一技术途径。

  当然,这些导弹大部分都在研制之中,离服役还有好几年。

  不是说导弹的射程不重要,而是那些能够研制生产中程空对空导弹的国家,暂时都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为什么?

  已经有好几十年没有爆过大规模战争了,更别说空中战争,因此各国都认为已有的导弹足够使用。

  既然没有需求,为什么还要花钱去研制与采购?

  即便要研制,也以技术储备为主。

  当然,在这方面,华夏做得非常突出。

  伴随J-2o,华夏至少有2种远程空对空导弹处在研制阶段,最先面世的其实就是pL-12的增程型。

  其实,这种导弹只是采用了pL-12的基础外形设计,在内部完全变了样。

  最大的变化,就是用冲压动机替换了双推力火箭动机,把导弹的射程一举提高到了15o千米以上。

  另外一种是射程过3oo千米,甚至达到4oo千米的远程空对空导弹。

  只是,这种导弹实在是太大,无法塞进J-2o的弹舱,因此华夏空军不是很热心,研制进度也非常缓慢。

  可见,提高射程是空对空导弹的大趋势。

  法国人到好,不但没有想过要让导弹射得更远,反到为了节约,把中程导弹与格斗导弹搞到了一起。

  其实,这也是“阵风”的销量一直不大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在理论上,“阵风”完全能够使用“流星”这类的远射程导弹,但是高傲的法国人就是不肯低头。

  在大趋势上,空对空导弹,要么射得足够远,要么就足够的灵活。

  后者,自然体现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6t8VKYNmXp$,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