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尖锐的电话铃声将许耕石从睡梦中惊醒。他抬头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还有几分钟就到12点了,谁在这样的深夜里还打电话来呢?
许耕石今年25岁,是珠江路385号《清玩》玉石店的一名职员。他高中毕业后没考取大学,后来经亲戚介绍,来到这家玉石店工作,至今已经7年了。他之所以选择玉石行业,主要是受他父亲的影响。因为他的父亲、祖父全都是终生从事玉石雕刻的。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吧,他自小就不大爱读书,但却喜欢在石头上刻刻划划的,他觉得从中可以体味到极大的乐趣。
《清玩》玉石店虽然不大,但在本市却颇有一些名气。这主要是因为该店的老板是泰国的一位华侨大亨,据说在东南亚各国以及香港、澳门等地有十几家玉石店,在玉石业界可算是响当当的人物。而位于临渝市珠江路上的这家分店,则交由他的一位表侄打理。
那表侄名叫韦德利,今年42岁,原先只不过是街道上一个小电器厂的采购员。后来因行业不景气,该厂处于半倒闭状态,员工的工资屡屡拖欠。指靠着这小厂眼看着是难以养家糊口了,况且前景无望,于是他便审时度势,下了天大的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泰国,在他表叔的玉石工厂里当了一名学徒。由于他生性机灵,且又虚心好学,不久就大致掌握了玉石鉴定及加工方面的基本知识及技艺,所以甚得表叔的欢心。几年后,中国国内正值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表叔打算在国内开几家分店。因看韦德利是可造之才,且又是在临渝土生土长的,对于环境、人事等方面都比较熟悉,于是便任命他担任了临渝分店的经理。
韦德利确也不负表叔所望,临渝分店开张至今十来年,玉石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资本金及利润也呈逐年大幅增长之势。由于国内连续多年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在衣食住行之余,有一些市民便开始将部分积蓄投资于收藏品,于是韦德利的《清玩》玉石店也就越发红火起来。如今,在本市玉石界,只要提起他韦德利的《清玩》玉石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清玩》玉石店位于珠江路最繁华的地段,即便不是双休日,马路上也是行人如织。玉石店的店堂大约有150平米左右,店堂四周的玻璃柜台里及沿墙排列的架子上摆放的各种玉石物件琳琅满目,其中的大件玉雕多为岫岩玉及汉白玉之类的材质,当然也有一些其它材质的小件摆件、挂件、饰品之类的物件,如蓝田玉、独山玉、和田玉以及翡翠等等。
《清玩》玉石店还有两件所谓的镇店之宝,当然全都锁在经理室里间的保险箱里。那是两件极其珍贵的宝物:其中一件是一块战国时期的玉龙,另一件是一个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那两件宝物一般人是无缘得见的,许耕石却曾有幸见过几次。
那玉琮呈鸡骨白色,长约18厘米,宽约6厘米,外方内圆,中孔贯通,外饰扉棱,并刻有细密人兽纹,由浅浮雕和阴刻细密纹做成。据专家称,良渚文化所独具的阴刻纹是由极细小的尖利器重复刻画而成,每毫米之内,刻纹竟达四根以上!据考证,在那尚无金属工具的年代,那刻纹大概是用鲨鱼牙齿的尖峰刻画而成。据说,在5000年之前的良渚文化时期,玉琮既是一种祭天礼器,也是持有者等级与权力的象征。
那第二件宝物是一块玉龙,据说出自战国时代。那玉龙是用一块间杂赭黄色的青玉琢成,那正是战国时期的常用玉材。整个玉龙长约28厘米,呈扁平状,两面刻纹对称。玉龙呈回首弯颈状,造型曲折生动。身躯边沿琢弦纹,内饰浮雕及勾连纹。
这两件宝物是一个不知名的年轻人四年前卖给店里的,当时接待他的就是本店的玉石师傅傅艺才,他一眼就看出那都是真品,而且全都是大开门的物件。傅艺才激动非常,立即就找来经理韦德利。那年轻人好像是急等钱用,而且也不太懂得那两件宝物的真正价值,所以韦德利给出的价格远远低于当时的市价,仅以16万元就成交了。而按照当时国际上类似古玉的拍卖价格,傅艺才估计至少应值80万至90万元人民币!那年轻人走后,傅艺才看着他喜滋滋地远去的背影,还着实为他惋惜了一番。后来,那战国时期的玉龙和良渚玉琮曾由国家级的专家进行了鉴定,确为真品。
凡是略懂得些玉石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两件宝物的任何一件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据估计,它们如今的价值总计可超出三百余万元,甚至有人估价为四百万元以上!而且近几年还在逐年大幅升值之中!
韦德利的表叔得知此事后,欣喜非常,将表侄大大夸奖了一番,并希望表侄能尽快将这两件宝物送往泰国,让他一饱眼福。可是,这两件玉器已经超出了普通玉器的范畴,因为它们都是几千年前的东西,应该属于文物,而且还应该是国宝级的文物。我国海关对于文物出口有严格规定,凡是1795年之前的文物都禁止出口。更何况那两件玉器都是几千年前的珍品,当然是绝对禁止出口的。既然如此,那表叔也只能望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